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计,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费孝通《乡土中国》
一本薄薄的书,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让人一读再读,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收获,这只有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可以做到。
费孝通先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写于1938年,是费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课内容,当时他所授的课恰好是“乡村社会学”。
那时,费孝通不喜欢“照本宣科”,总是想尽办法和学生探索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乡村社会学”也受到了费先生的重视。
《乡土中国》共14篇,内容从中国乡村的秩序、基层政治、血缘、农村贸易、男女婚姻等多方面勾画出中国基层社会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征,即使隔了70年,这本书依然被许多人喜爱着,正如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所言,《乡土中国》是一部包含国家情怀的经典力作。
对于费孝通先生在“再论文字下乡”中,所阐述的内容,我深感认同。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一方面在于学习能力,一方面在于记忆能力。
从学习能力来说,虽然动物也会学习,但是它们的学是简单的重复;而人类的学习,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从记忆能力来说,动物也有记忆,只是动物的记忆时间极其短暂,比如“鱼只有七秒的记忆”,而常常用来做实验的小白鼠,它的记忆是一种生理反应,比如,让他在一个迷宫中不停地跑,它会慢慢地寻找到捷径,即使这样,这也只是它的一套象征体系。
动物只有一套象征体系,对于人类来说,是有多种体系的,比如,我们今天学习到一件事情该如何处理,在以后,再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唤起我们的记忆,重新筛选出信息,该如何处理,而这一点,动物即使再聪明,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记忆对人类来说,如此重要,一方面它是人类过去的积累,一方面是情景再现时的经验借鉴。
阿尔茨海默症病人,常被称为“遗忘过去的人”,我们的生活就是过去和现在、未来的结合,缺失了过去,人就没有了经验、没有了想象,没有了亲情。所有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就好像用一把剪刀,剪掉了过去,人生就缺失了一部分,人生也就不再完整。
对人来说,缺失记忆就意味着和亲人渐行渐远,慢慢地陷入孤独中,这一定是必然的,因为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必然会出现过去的事情,会由现在发现的事情联想到过去的事情。
一个朋友曾经给我介绍过反思日记,践行一段时间,觉得非常有效,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所言:动物的经验是在自己的错误中悟到的,但是动物不会交流,不会传播,只能是自己享用;人类不但可以累积自己的经验,也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这样人类就会不断进步,而这些都离不开持续地学习。
谨记这句话,“没有了文化,就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以此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