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梅诉苦:“我真不喜欢这样的暑假!”“咋啦,放假不是挺好的吗?不用接送。”梅嗤之以鼻:“哪里是放假!卷得恐怖。”
梅的二宝女儿刚上完一年级,暑假布置了一堆作业:写字、阅读、看图写话、古诗背诵、数学,还有…
一年级的孩子自觉性不高,不管哪项作业都得大人盯着,要不就龙飞凤舞,牛头不对马嘴,胡乱写一通。还有科学、实践等作业,还得帮忙动手完成。
这下子可好了,梅整天像陀螺一样,围着女儿的作业转,哪里能抽得开身,哪里有自己的时间,难怪得发发牢骚,平衡平衡内心的焦躁。
梅的这种心情,我特别能感同身受。不说别的,最近接到好几个培训机构的电话,我就不耐烦了,总是没好气地顶了句:“我家孩子工作了,不需要!”
我特别佩服那些为了孩子的成长无怨无悔付出的父母们。语数英,体音美,一样也不落下。上完这个兴趣班,奔向另一个培训班,像不要钱似的,父母不知疲倦,可孩子真正兴趣的又有几个?
幼儿园做四项混合运算,小学背牛津英语,这些的父母不在少数,他们想方设法扩大孩子知识的容量,赢在起跑线上,可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等各种能力也是学习的关键,又该如何培养呢?没有这些能力的加强,又怎能永远地赢在起跑线上呢?
无奈校内卷,校外卷,只注重知识的扩充,而忽略能力的培养。父母、学校、社会都恨不得把孩子那个小小的脑袋瓜里塞得满满的,恨不得一口把孩子喂成一个大胖子。今天教,明天成才,这种拔苗助长的风气完全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孩子有自己的性格,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如果不去适应孩子的性格,而一味想要改变他,那么只会给自己招来一肚子气和孩子的抵触情绪。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中学,玩中才能培养积极学习的心态。若是整日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孩子心不甘情不愿的,又怎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呢?孩子学习不认真,鸡飞狗跳的场景当然避免不了。
捷克有一句谚语用来比喻他们他们甜蜜的生活:
悠闲的人是在凝望仁慈上天的窗口。凝望仁慈上天窗口的人是永不会感到厌倦的,因此,他会很幸福。
“差不多”是人生最高的智慧,学会怎么平衡这种状态非常重要,否则便会失去生活的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