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生死场》感想

读《生死场》感想

作者: 那山那海那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4-06-28 07:28 被阅读0次

文/那山那海那小屋

又读一部萧红的小说《生死场》,这部小说不算长,总共有十七章,百十来页,十万多字。

这篇小说风格和《呼兰河传》差不多,读完之后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宁静,感到的依然是压抑和沉重。

小说写的是三十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农村的故事。以他们为代表的旧中国人民在封建思想压迫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最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每一人能活下去都不是一件的事情,他们每天都在生命线上挣扎,生活得穷苦潦倒,毫无生气,像是看不到明天的希望,也许看不见明天的太阳。人的生命像动物、草芥一般,毫无任何尊严和保障。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生活就意味着受苦受难,生活就意味着还活着,还没有死去。完全不知道生的意义何在,似乎只要没有死,那就暂且活着,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因为没有什么值得留恋。

故事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家庭都是悲剧的,都是是支离破碎的,很难找到幸福的影子。

二里半:老婆麻面婆和大儿子罗圈腿被日本鬼子杀害,小儿子得传染病死了。

赵三:妻子王婆的儿子,女儿参加红胡子被打死了(王婆与前夫所生)。王婆喝药自杀又活了过了。小儿子从草堆上掉下来被犁割破喉管死了。

金枝: 孩子被丈夫摔死了。

月英:瘫痪在床,病死了

这么多人不幸的死去,生与死贯穿于整部小说。

我想这应该就是作者写《生死场》的初衷和意图吧,通过一个个生命的悲惨离去,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旧社会和日本侵略者给底层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相关文章

  • 听《生死场》感想

    萧红的《生死场》用细致的手法描述了生活的细节,一种代入感和感同身受油然而生。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贫穷和战乱的...

  • 读《生死场》

    《生死场》的作者是民国时期享有盛誉的女作家萧红。书名为《生死场》,即讲述着20年代至30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村庄农...

  • 读《生死场》

    萧红对于我而言,是不够凛冽的。 许是因为在我心里,总觉得萧红其人的“前卫主义”和这唠叨似的,带着哀愁的乡土情结...

  • 读《生死场》

    最近读完了《生死场》,萧红的文风有些张爱玲式的冷血,作品中尽是民国时期文坛中那种尸横遍野,哀号漫天的气息。东三省一...

  • 读《生死场》

    “坟场是死的城廓,没有花香,没有虫鸣;即使有花,即使有虫,那都是唱奏着别离歌,陪伴着说不尽的死者永久的寂寞。”这大...

  • 读《生死场》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他们忙碌地生育着,麻木地掩埋着。他们维持着生命,却遗忘了什么...

  • 读《生死场》有感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这是一部浸透着凄凉的小说,当你怀着愉快的心情读这本小说时,读到最后,你的心情会变得非常的...

  • 读萧红《生死场》

    萧红的灵魂藏在她的《生死场》里静眠在我的床头快一个月了。昨夜仍是很晚才上床,在眼睛酸涩,很困的状态下读了一篇“莲花...

  • 读《生死场》有感

    《生死场》原版封面大概概括了作者写这篇小说想表达的内容和意图 一条斜线将长方形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斜线下方是空...

  • 读《生死场》有感

    “这场是死的城廓,没有花香,没有虫鸣,即使有花,即使有虫,那都是唱着别离的歌,陪伴着说不尽的死者永久的寂寞。”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生死场》感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ve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