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死场》

作者: 高呀高呀 | 来源:发表于2022-03-13 18:40 被阅读0次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他们忙碌地生育着,麻木地掩埋着。他们维持着生命,却遗忘了什么。

如果这本书里有点儿不一样的色彩,也仅仅只是刚开始时金枝以为的恋爱的样子。随着她未婚先孕,她梦幻般的色彩渐渐跌落书中,遍作黑白的世界。她像被下了诅咒,前方有避不开的刑罚等待着她。金枝出嫁没多久就开始诅咒丈夫了,眼前的男人实在是严凉,她才知道别的村妇经历着什么。生是无所谓色彩的,死也是无所谓的。小金枝才出生一个月,就被她的父亲活活摔死了。没有为什么,也没有需要为此承担什么。日子还是一样往前走着。

金枝的悲惨遭遇才刚刚开始,然而似乎又无需追究她的结局,太多可参照的故事源源不断地发生在这个乡村里。服毒自杀的王婆、久病遭遗弃的月英、失去所有亲人的二里半。他们的故事触目惊心而又漫山遍野。仿佛人生来就被生活揉捏在手里,而为了活着所遭受的苦难,以及苦难背后的麻木都一一接受了。

《生死场》篇幅短小而耐人寻味,读这本书总有断篇的感觉,一个个人物相继登场,仿佛没有关联又似乎前后照应。你翻过的几页书可能是一个人的一生,你正深深感受着一个人物,他竟戛然而止。合上书后蓦然回首,才发现已经读完了那么多人的故事,而无论作者是否给人物安排了结局,你都能感受到它将是个悲剧。

这本书看一遍是不够的,可多看几遍是为了什么呢?再看一眼书中迷茫麻木的眼神吗,碰触决而未决的灵魂吗,还是想要透过可能错过的字眼,给人物寻找一个可能有希望的未来?

窥视我们没有体验过的苦难和苦难背后的麻木,能让我们体会现代文明的可贵,思考生命该有的模样,也让我们明白争取文明的意义,追求生命价值的必须。

就像活着,如果仅仅只能是脉搏的跳动,就像死去,如果仅仅只能是土下的掩埋。那么是否,活着不仅仅是活在那里,也应该活在心中,哪怕是读者的心中。

相关文章

  • 读《生死场》

    《生死场》的作者是民国时期享有盛誉的女作家萧红。书名为《生死场》,即讲述着20年代至30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村庄农...

  • 读《生死场》

    萧红对于我而言,是不够凛冽的。 许是因为在我心里,总觉得萧红其人的“前卫主义”和这唠叨似的,带着哀愁的乡土情结...

  • 读《生死场》

    最近读完了《生死场》,萧红的文风有些张爱玲式的冷血,作品中尽是民国时期文坛中那种尸横遍野,哀号漫天的气息。东三省一...

  • 读《生死场》

    “坟场是死的城廓,没有花香,没有虫鸣;即使有花,即使有虫,那都是唱奏着别离歌,陪伴着说不尽的死者永久的寂寞。”这大...

  • 读《生死场》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他们忙碌地生育着,麻木地掩埋着。他们维持着生命,却遗忘了什么...

  • 读《生死场》有感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这是一部浸透着凄凉的小说,当你怀着愉快的心情读这本小说时,读到最后,你的心情会变得非常的...

  • 读萧红《生死场》

    萧红的灵魂藏在她的《生死场》里静眠在我的床头快一个月了。昨夜仍是很晚才上床,在眼睛酸涩,很困的状态下读了一篇“莲花...

  • 读《生死场》有感

    《生死场》原版封面大概概括了作者写这篇小说想表达的内容和意图 一条斜线将长方形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斜线下方是空...

  • 读《生死场》有感

    “这场是死的城廓,没有花香,没有虫鸣,即使有花,即使有虫,那都是唱着别离的歌,陪伴着说不尽的死者永久的寂寞。” 《...

  • 读《生死场》有感

    我觉得萧红的文字有一种力量。她总是去淡淡地去描述,看似无意却是有意地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悲怆、无力、苍凉的感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生死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hd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