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足球场上,十来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比赛。这是他们第5次比赛,小家伙们已熟悉游戏规则。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每个队伍中有一两个孩子有明确的目标感,眼睛、身体所有注意力随着足球的移动灵活跟进。大部分的小朋友尾随大家一起奔跑,自顾自嗨。还有那么一两个好似随时都能切换到冥想状态,失了神。
我很好奇,那个经常心不在焉的小男孩在想什么?他有一个什么样的父母,他的父母平时怎么和他相处?
一阵微风掠过,吹乱了发丝,吹进了记忆的海洋。
“请不要拿我折的星星!”小女孩放下手中正在叠的小星星,看向小弟弟。弟弟遭到拒绝后从盘子里抓起一把小星星便跑。
小女孩在后面追,眼看就要追上了,小男孩把小星星抛向草丛里。气得小女孩追着小男孩要求归还。
小男孩向妈妈告状,说姐姐不和他玩还打他。
妈妈二话没说,上来就给了小姑娘一巴掌,然后把盘子里剩余的小星星全部给了小弟弟,牵着小弟弟的手回到房间,留下捂着脸在一旁流泪发呆的小姑娘。
小姑娘的妈妈重男轻女,这样的场景是家常便饭。
2
一阵哨声撕开了记忆的画面,又回到球场。
中场休息。孩子们回到各自父母身边喝水。那个心不在焉踢球的孩子,受到父母的奚落和指责:傻了吗?到底在球场上干什么,再这样今天的**奖励就要取消了哈。
小孩沉默不语。
而那个积极踢球的孩子,我听到她妈妈在兴奋的和她拥抱“宝贝,抱一个。刚才你表现得不错,注意力一直在足球上,跑得很快,球好像和你是好朋友,你和它配合得很好,最后射门的时候你没有踢进去,有些小遗憾。不过没关系,让我们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
“有点远,我用力不够”
“如果自己做不到,还有其他办法帮助你们把球送进去吗?”
“不知道”
“你的小伙伴能不能帮你?”
“能,我没有注意我的小伙伴”
“你的小伙伴是你的战友,你可以尝试和他们一起合作把球踢进去。来再抱抱,再给你勇气和力量,你要不要和你的队友抱抱?”
小男孩微笑的点头,飞到自己小伙伴身边给每人一个大大的拥抱。
3
这一画面暖湿了我的眼睛。多么希望那个小姑娘也有这样的父母。
小姑娘长大后经常陷入一种被动、不争不抢的状态。需要竞争才能获得的工作,她会巧妙回避。大众追随的东西,她很少靠近。外人看来她很有个性,不盲从,很有主要见的样子。
她也这么看自己。
有一天,别人抢走了她最珍爱的一件物品,她很难过。难受得胃里堵得慌,连续几天什么也吃不下,但有个声音一直在她耳边说:那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要也罢。
她听着,告诉自己,算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犯不上费那个劲。
于是,她的人生,没有抢夺欲望,没有恨。朋友说她清心寡欲,不再是凡夫俗子。她以为是。可她不快乐,她和每个人的交情都很浅,总有一个声音跟她说:这一切都会逝去,你只能短暂的拥有。
她不知道一个人可以竭尽全力去守护自己想要的东西,她不知道只要自己不放弃,就永远有机会。她从未体验过誓死守护自己喜欢东西的感觉。
刚才球场上那个游离的小男孩照见了她:那个受伤后被打压没有力量反抗的女孩,慢慢变得对什么都无所谓,没兴趣。
如果可以穿越,她想回到小姑娘身边给她力量:跟妈妈说明事情的经过,要求妈妈和弟弟向自己道歉。要求弟弟必须经过同意才能玩她的玩具。
4
活着到死是为了什么?如果因为一切终将逝去,便把自己关起来,一切随缘。那么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想起了某个老师的标签”不负生命、不负有情、不负天地“
有情,是人活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力量源泉。活着就是为了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守护自己真正喜欢在乎的东西,不被他人夺走。我们不仅仅指是身体,还包括精神,和自己最爱的东西。
爱。首先要爱自己,守护自己。给自己设定原则,一旦对方侵犯了自己,定为自己讨回公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不惜一切代价。不管这个人是谁。我是自己的守护神。
责任。保护自己要保护的人,争取一切能争取到的资源为自己所用。相信自己有能力让更多人受到保护。
“妈妈!”看着朝我奔跑过来的儿子,该如何给他打一个健康、顽强、坚持不懈的精神基础?
仔细观察,倾听、尽可能了解事件来龙去脉,孩子心中所思所想,鼓励孩子表达,尽量做到客观,全面,还原客观事实。
设定原则:蒙特梭利的爱、自由、规则与平等是很好的参考标准。
训练、鼓励孩子利用身边资源用正当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达成自己的目标。
“宝贝,为了你这颗小种子自由绽放,妈妈绝不会让自己童年的不幸在你身上重演。你的到来,唤醒了妈妈爱的力量。我要回到过去安慰那个受伤的小姑娘,同时也会默默守护你的身心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