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开始在微信朋友圈连续发同样的信息。第一次是优质偶像黄轩,这一次是葡萄酒。
我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我坚持发了多少天,每天朋友圈发黄轩的帅照+文字,直到有一天我娱乐圈的朋友私信我:肉,你转行当经纪人啦?我说不是啊你怎么这么问?她说:你看你朋友圈。
我看了从那天起往前的朋友圈,12天都是他(现在删掉了因为反应过来以后超级不好意思)。后来被阿姨勒令不许花痴了,我也就改成爱酒了。那么12天以来在我朋友圈都发生了什么呢?
我发到第三天的时候,老家的一个辣妈给我发私信,她现在在做代购,一般情况下我们私信里不联系,联系也是我找她买东西。辣妈说:肉,你今天的每日一轩呢?我看了看表,都晚上10点多了。于是答应她那晚接着发。后来我不发照片+非常走心的文字,她都不睡觉。
我发到第四五天的时候,就有人给我朋友圈留言说她也爱上黄轩了。一个北京的妹子,自己做茶生意的,漂亮得很。于是我俩因为黄轩每天还闲聊几句拉近了关系。她还把我拉到她卖茶的群里,我也是学到不少茶叶知识。
因为我每发一次照片都非常走心地配上文字,有朋友就说原来他这么有内涵啊!原来他这么暖啊!越看越喜欢!于是好几个朋友还翻出了他之前的作品一部一部看,还找我探讨。
后来开始有认识黄轩的人给我留言,说怎么认识他,他人什么样。一般这种人不会上来就和任何人说自己认识明星的,倒是看了我的真心所以也不介意和我交心。不过我不是狂热分子,欣赏归欣赏,其他倒没什么想要知道的。倒是觉得和这些朋友拉进了彼此的距离,在朋友圈和私下的互动都更频繁和亲切了。
唯一一次跟朋友拍桌子,因为知道她利用“职务便利”给男友要了黄轩的签名照,没给我要,在我面前说漏了嘴,被我在饭桌上好一顿宰。
后来发展成虽然我不发朋友圈了,然而只要黄同学一出新动向,街边的一个新海报,上映的新电影,接受的采访,杂志照片,品牌宣传素材,私人关系得到的照片......全都自发地向我涌来。
我突然发现一个私人微信朋友圈就是一个小生态,你曾经发过什么,只要有连续性,并形成惯例,就会被看者在脑中下一个定义。之后再出现类似的信息,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虽然这也许只是你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在手机与微信如此重要的今天,在大家过马路时都要低头刷朋友圈爱谁谁你行你撞我啊的今天,你的朋友圈对微信好友来说不就是你吗?
就好像AI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科技遇到了大数据,有了分析处理的过程再加上连续有关联的信息,最终就会形成一个既定的认知。
如果这个例子不足以说明问题,那我再说一说葡萄酒。
自从被逼戒色以后,我爱上了葡萄酒,朋友是做葡萄酒贸易的,于是她成了我的专属供应商。很自然地,我在朋友圈开始每天发对各种酒的感受和照片。今天发普罗旺斯桃红,明天发白葡萄酒,后天发红葡萄酒......在阳光下的午后微醺,在家中地毯上小酌,在半夜12点的沙发上摇着小酒杯......
就在我连续发了2、3天后,有几个朋友开始通过我买酒,又发了几天后,有朋友开始在我的状态下留言:红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啊!又过了几天,开始有酒商加我微信,估计是觉得我是同行?发到了10多天后,开始有一些家人和朋友私信我:肉,你受什么刺激了?酗酒伤身啊!
微信朋友圈是个非常有趣的地盘,有的人是吃货,天天发美食;有的人是时尚潮人,天天发美照;有的人是微商代购,我现在买东西在朋友圈就能买齐;有的人是派对狂,天天夜店寻欢;有的人是新近宝妈,宝贝出生时间公布精确到分,哪天会爬了哪天会坐了;有的是鸡血事业型,天天发工作状态;有的人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和顶尖高手,一般那个领域的干货就看他/她朋友圈就够了;有的是旅游达人,跟着她全世界走遍;还有的人是UC震惊部的忠实拥趸,每天转发“震惊!......”“再不看就删了!......”的文章......
像我每天发文字的话,会不会自带作家光环?哈哈哈!梦想还是要有的。
朋友圈的12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