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Wishlist开始?
两年前,和朋友在后海边的日昌餐厅,提出要做一个Wishlist形式的服务,这Wishlist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事件,我们大胆认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人、腾讯)、物与物(豆瓣、京东、Taobao)的关系都被已经被互联网做的很好,而人与物的关系是非常值得被挖掘的,并且当时已有的服务比如Amazon的Wishlist、豆列、Taobao的收藏夹、京东的关注列表根本没有丰富到可以让人与物建立起足够紧密的关系,枉论开放性、社会化的关系网络,如果通过建立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形成商品的分类目录和用户的需求关系,肯定可以有很多种玩法。
可以做商品体验分享社区、反向团购、SNS模块,将Wishlist与社交联系,泛化Amazon Wishlist在结婚时作用,在SNS上传播,通过UGC内容获得趋势和热点,同时通过各种Wishlist的叠加而引爆。
同时,这儿所说的Wishlist不仅是指物品,不单纯指商品,更可以泛化为事件,可以类比为豆瓣活动,比如帮助小兔子找妈妈这样的,这种事件型的Wish如果没有可靠的群组基础、较为稳固的团体关系,不那么容易实现,所以当时的想法是往慈善或者行为艺术上转,让公众人物发起,由粉丝参加,侧面提升该Wishlist平台影响。
至于如何去实现,自己没做出来就不瞎扯了,只看看现在活跃的几家,有两个极端,一种是大而全,完全的UGC,通过比如豆瓣东西,凭借其庞大的成熟用户以及积极主动的淘宝众商家来创造无限可能;一种是在垂直领域耕耘,通过筛选有限的UGC内容,结合有行业经验的编辑来推荐,比如什么值得买,每天只产生有限条数的Wish类产品,通过折扣推荐来聚合无限的人气,再通过晒单、经验来形成自洽的社区,稳定而又有活力。
反观互联网巨头们,可以看到有死掉的Facebook创业团队Karma,前不久关停的Google Schemer,以及咱国内了无生气的Amazon Wishlist(话说亚马逊真是一点本土化都不愿做,那个大厦里的团队在干嘛呢),要么是集中了精英中的精英,创造出了屌丝们没法享用的法式大餐,要么傲气的将纸笔丢给芸芸众生,盼望他们写出巨著,甚至有的只是按照隔壁村子的习俗,固执要把火锅按照分餐制的方式提供给食客。
至于如何从Wishlist到Deathwish,未完待续~
奇怪的思维方式
敲打这篇文字的时候,思绪如同高速公路上的测速标牌或是出口标识从侧面和正面急速扑来,在回忆文章开始处的日昌餐馆,始终想不起来它的名字,但脑中浮现出了三个关键词:北京、杜拉拉、水果捞,Google得到的第一个答案也正是日昌餐馆,这恐怕是第十次以上用这个组合进行回忆了。
从回忆中打捞这些残渣时,浮现出的事物细节被无限放大,每一个细节中又包含着无数其他的细节,并且每一个都同样的复杂,思绪就顺着这些细节蔓延,就像是在树上爬行,在每一个分支停留的那段时间,享受这条分支的拥有的细节,逐渐爬向另一个分支,这儿的树不是生物学上的树,是数学上的树,或者更显得像是图,分形的图,有限的脑力和记忆力无法支撑我完成这个遍历,暂时打住。
第一次后记
我是受到简叔每天一千字的感召而开始,虽然我知道自己肯定做不到这么多,但是写下来总是好的,无论是回忆还是意识流,让他们跳出来落到实处,比放在脑袋里,要舒心很多。
题图:via Pinteres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