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叮铃”,桌上的闹钟唤醒沉睡的我,又到上班时间了。起床,洗漱,泡杯茶。捋一下全天的工作思路,装好手机匆匆出门。
说实话,对于上班,我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本职工作尽力就好。那么业余呢?似乎也谈不上有什么特殊癖好。唯有读书,我倒是蛮喜欢,可是囿于资质所限吧,一直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仔细想想,也许是现在没有太大压力地原因,想读什么读什么,读到哪里算哪里。故而读得轻松,读得自由,读得快乐,读得沉迷……。然对于写文就没有半点轻松可言了,唐代诗人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现在倒是深以为然。
或许是我天资不高,总是找不到灵感缘何而来。本来天分不够勤奋补,可要命的是自律意识也不够坚定,经常让自己的惰性抛头露面。真不知道那些下笔千言倚马立就的人脑子是怎么长的。着实令人钦佩羡慕。然羡慕归羡慕,还得面对迟钝的我。因为不够聪明,所以勉力前行。
偶有工间余暇,便会静默数分钟,或踢踢腿,或登高望远,极目远眺云舒卷。籍以休憩身心,也为保持清醒。冬日冷风拂面,必须深思面对。此时若有龙卷风之类的,倒可以在欣赏‘大漠孤烟直’的独特景色中抒发一下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豪迈。
人其实是很贪婪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不论是高峡平湖,还是流沙大漠,都成了人们为追求幸福生活而攫取资源的不二所选。处处人欢马叫,机器轰鸣。所谓的‘夜静春山空’基本成了奢侈的纸上谈兵。本来高天大地已经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可人们总想把好处占尽。即便大地到处都是裸露的胸膛,人们还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要求得尺进寸。当然反过来不满足,又似乎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不是现在的人们已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宏阔理想了么?
好了,或许‘不满百岁身,常怀千年忧’本就是人的本性吧。还是别胡思乱想了,把有限的生命活得更精彩,倒是最迫切的问题。人们常说,人固有一死,关键有意义。有识不在年高,无知空活百岁。所以还是下点功夫在生命的质量上吧。
最近读曹孟德的《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颇受激励。这个一代枭雄不仅在政治上建树颇多,而且其文采也是令人折服。不管历朝历代对他能臣的评价,还是奸雄的丑化,其实都无损于他的枭雄本色。在他遗留于世篇幅不多的诗歌中,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和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极为清醒的认识,虽一生征战,马上老迈,也没有消极颓废、放纵行乐,而是要让有限的生命绽放璀璨的光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些传颂千古,沉雄厚重的句子,自然地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英雄暮年,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抒发了诗人不言老、不信命、奋斗不息、永续精进的豪迈情操。
所以也点醒了我:无论是工作、读书,还是写文章,只要不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不让生命空过,总会有收获!
别让生命空过是最大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