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察觉关系?
一、指出相似物体间的不同
这一活动使学生能够敏锐感知类似物体间的细微差异。首先提供给每个学生一张“比较与对比图表”。第一步写下所观察物体的名称。其次,让学生区分成对的物体,并为每一个物体命名。再次,列出物体间的相同点,然后,确认物体的外形、长度、重量、颜色、条纹及大小等具体特征以作比较。最后,由学生们完成图表中的“不同点”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观察技能,教师可以改变学生所观察的成对物体的角度。
二、分类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认识过程,是指根据共同的特征,把物体、事件、生物和现象归到一个群中。分类的另一个方面是给每个项目群贴标签,用以说明该项目群的本质特征。通过分类,可降低环境的复杂性,使物体变得便于确认,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使资料具有组织性,并能觉察物体间的相互关系。
现代分类的基本构思来自于18世纪的瑞典自然观察者卡尔·林尼厄斯。
三、收集
收集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一旦学生们收集了一些“样本”,他们就可以通过不同的类别来对物体进行分类了。
1. 学生作为收集者
收集的四个简单步骤:确定收集对象;寻找适当的收集容器或书籍;有鉴别地收集;对收集物进行分类、标示。
2. 多感官收集
并非所有的收集都需要视觉参与。一些收集可能由嗅觉、味觉、触觉或声音来完成。
四、更多的分类建议
1. 实际的和想象的动物分类
2. 虚构生物
五、认识依赖关系
1. 相互依赖的范例:食物链
2. 认识食物链
六、与社区建立紧密联系
(276-28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