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在……”APP的商业模型

“我在……”APP的商业模型

作者: CIBN路美频道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11:36 被阅读0次

  忘记了是看过什么触发了灵感,觉得应该有人做一个APP,这个APP的主旨是社交,但是强调线上线下互动,并且以线下为主。简单的说,APP起名为“我在”,其最主要的功能就告诉在线好友“我在哪里”,希望线上的好友能够在线下相聚。

  现在的很多事情,都是从线下到线上,在从线上到线下。比如电子商务就是如此,先是把实体店铺的商品搬到网络进行销售,然后等到积累了资本和财富,现在的电商平台又开起了实体店。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为什么社交活动不能经历这样的转变呢?

  随着IM软件的兴盛,人们把社交活动搬上了网络,而现在的交友APP更是把人们的社交上网发挥到了极致,但是,人毕竟不是生活在网络世界的数字,人是实实在在的三维生物。在这样的基础上,我认为完全可以有将线上社交平台复制于线下的可能。

  比如一个网红,他在线上直播可以获得很多人的关注,那么在线下呢,如果他利用这个“我在”APP,可以随时告诉粉丝自己在什么地方吃饭、游玩,会不会吸引粉丝的围观呢?如果说网红还有更多的社交媒体可以发布自己的动态的话,那么普通老百姓或者是寻找商业机会的人呢?

  比如出差在外地的人,刚好想在酒吧看一场曼联对阵切尔西的比赛,那么他是不是可以通过“我在”寻找在这个城市的同好中人来一起喝酒聊天呢?或者一个投资人,是否可以通过这个软件平台发布自己的空暇时间,让有兴趣对接的项目方来到他所在的咖啡店找他呢?

  民用GPS已经发展到了很精确的地步,而很多诸如餐饮方面的场所也需要有“明星效应”来带动人气,自媒体的制作人们更是需要海量的素材来充实自己的媒体内容,“我在”可以很好地让每个人利用自己的空暇时间,和自己希望一起聊天但是又陌生的朋友见面。

  说起来,目前很多社交软件都具备了这样的功能,但是既有的社交软件在用途上都是比较“宽泛”的。我所想要开发的“我在”实际上是要更大程度地发扬移动互联网在商业端的价值。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是卖黏合剂的,他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会在全国各地拜访客户,拜访时必须的,但是如果他可以通过这个软件发布“我是……,我在……”,是不是有可能出在他所在城市,但是并不是他的既有客户的需求者看到呢?也许他在这个城市有三个熟悉的客户,但是实际上城市中需要购买粘结剂的厂家有30家,如果他可以通过“我在”来发布信息,是不是相当于一次小型发布会或者见面会的召开呢?

  人们在生活中所接触的信息已经越来越多,到了该做“减法”的年代了,因此,如果“我在”是一个可以摆放陌生客户的APP,而需求方可以匿名看到信息,可以随时可以和客户面谈,难道不是一个提高整体效率的好方法吗?

  “我在”哪里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对其他看到这条信息的人的价值,如果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对于他人是“有价值的”,那么“我在”哪里一定会受到特定观众的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在……”APP的商业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dw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