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一名乡村教师的幸福生活
文 小河七七
![](https://img.haomeiwen.com/i4370948/9a3519a4467e3a28.jpeg)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在《把心安顿好》一文中说:“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一个人拥有自己明确的、坚定的价值观,这需要阅历和思考,并且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价值观不是完全抽象的东西,当你从自己所追求和珍惜的价值中获得巨大的幸福感时,你就知道你是对的,因而不会觉得坚持是难事。
没有谁的日子会一帆风顺,我们不能拒绝灰暗,却可以用爱,用善良,用感恩,在灰暗中,种出一片光明来,好使我们在寒冷孤寂里,亦不觉得荒凉,著名作家丁立梅如是说。懂得满足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清晨,暖暖的阳光羞答答地、轻轻柔柔地,透过林间的空隙,向世间播撒万丈光芒。那斜着的如丝如缕的光线,在树林间闪现、氤氲,朦胧曼妙,就像一幅画。而早行的我们就成了这画中一个不断跳动的精灵。每天迎着太阳奔跑,享受清晨第一缕清风,抚摸淘气晶莹的露珠,呼吸铺面而来的缕缕晨风。陶醉,伸展,新的一天就这样在紧张的节奏中开始了。
还记得,我们一起研读《敬业与乐业》吗?那是初三上学期一篇议论性质的演说稿。梁启超先生围绕“敬业与乐业”这个话题,谈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那也是我们第一次践行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的“板块”式教学法。我们通过读标题,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层次,明晰了敬业与乐业的内在关系。我们通过分“板块”学习,一起探讨梁老的论证思路,一步步走来,我们探究了“有业”的必要,“敬业”的重要,“乐业”的趣味。我们师生共读,一起积累经典名句,收获人生的启迪,分享阅读的快乐。
还记得,我们一起分组演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吗?邹忌三次比美的感悟,和纳谏齐王的三次对比,我们一起体会邹忌的劝说艺术;齐王的三赏,群臣进谏的三个时间段,让我们看到了齐王的睿智和齐国的强大。类似这样经典的劝说技巧,我们不能不说说主张“非攻”“兼爱”思想的墨子,他义服公输,巧说秦王,模拟攻城,机智巧妙的阻止了一次以多欺少,以强凌弱的不义之战,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佳话。历史故事中,我们聆听智者的心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分享着彼此对教材的独特感悟,这一切都源于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还记得,我们一起聆听世纪老人冰心给我们《谈生命》吗?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呢?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冰心奶奶给我们做了两个精彩的比喻,她告诉我们:“生命像一江东流的春水,生命像一棵小树。”我们一路追随,跟春水经历生命的不同阶段,和小树一起参与人生的四季,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和文本对话,我们终于发现,原来生命的本质和规律一点都不复杂。她像春水一样,从生成到流向大海,她会经历巉岩前阻,经历暴风雨,经历细细的平沙,有晚霞新月,这些不也是人生要经历的吗?她像一棵小树,从破壳而出到衰老消亡,她经历春的萌发,夏的茂盛,秋的丰硕,冬的凋零,而这些不也是如人生一样吗?生命由小变强,经历坎坷和平顺,都会一往直前,无法阻挡。这就是生命。认识这些,面对人生,我们又“生而何欢,死而何惧”呢?
爱上解读文本似乎一瞬间的事,努力走进作者的世界,揣度编者的意图,成为我们研究每篇课文的初衷。过去的一年,是我对教材深度解读最多的一年,更是我精神生活最丰富的一年。爱上语文,爱上和孩子们一起研读母语的职业,把职业当作事业经营,只要你喜欢,无论过程是快乐与痛苦,收获的幸福感是任何物质的东西不可替代的。
爱上语文,爱上阅读,更是我们最成功的尝试。
我们一起分享美女作家丁立梅的欢喜,体味生活的小情小爱;我们一起走进诗人仓央嘉措的传奇人生,品味文字背后的苦辣酸甜;我们一起聆听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的育儿心经,分享一个母亲的谆谆教诲;我们一起拜读哲人周国平的《把心安顿好》,学会理性地看待利害人我。
我们共读《水浒》《简爱》《繁星春水》,我们一起解读保尔,骆驼祥子,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我们共写读书笔记,交流读书心得。我会为你们的精彩作文欣喜,你们也会为老师取得点滴的成功而高兴。是阅读,拉近我们的距离,让我们彼此的心灵贴得更近。
过去的无数个日子,每一天都因为有了用心的阅读,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惊喜和期待。幸福是一种感觉,不因为我们在农村而减弱,相反它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积淀,升腾,成为一种精神的信仰。最自己喜欢的事,这就是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