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与星星的距离有多远,一个自闭儿童的求学之路

我们与星星的距离有多远,一个自闭儿童的求学之路

作者: 小y和小绿 | 来源:发表于2021-04-04 20:30 被阅读0次

刚刚过去的4月2日,是世界关注自闭症日。

小y来和大家聊一部由张唯导演的电影——《喜禾》,这是一个反应自闭症儿童艰难求学,以及他们背后整个家庭挣扎与矛盾的故事。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喜禾是一个外表与常人无异,俊美可爱的小男孩。然而,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他还是一名自闭症患者。在母亲田琳的坚持下,他来到了一所普通的学校就读,却又处处让母亲提心吊胆。他会突然出现在其他的班级,会用铅笔和牙齿伤害同学,会在教室里大吵大闹,会在公共场合满地打滚,甚至会在学校的走廊里随地小便。

这一天,喜禾又一次咬伤了同学,母亲被叫到学校,迫于其他家长的压力,校方决定暂时不让喜禾来学校上课。一位老师提醒母亲,试图说服学校是没有用的,必须要说服其他家长,喜禾才有可能重回学校。母亲茅塞顿开,她和儿子带上礼物挨家挨户去请愿,却还是四处碰壁。

喜禾的同学子翔,也是一位自闭儿童,子翔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会对性产生懵懂和好奇,这些怪异的举动,给他招来了许多诸如“暴露狂”“流氓”之类的骂名。甚至人高马大的子翔,还会在学校里被同学殴打。因为子翔已故的爷爷是这所学校校长的恩师,所以他才得以来学校就读。子翔的奶奶,本来是一位优雅得体,举止大方的女性,独自承担抚养孙子责任的她,因为越来越无法管束日渐长大的孙子而力不从心。看着到处“惹祸”甚至不能自理的孙子,她打开煤气,走上了绝路。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喜禾随父母去看望乡下的外婆,正遇上同样患有自闭症的舅舅田贵在村里闹事,田贵被村长等人捉了回来,蓬头垢面地扔进铁笼里。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治疗,更别提接受教育,简直没有人把他当做人看待。外婆当年生下母亲,就是为了照顾这个生病的大儿子,母亲自然是不肯接受这样的命运,她拒绝外婆的道德绑架,宁可把哥哥送到精神病院,也不愿意他成为自己的拖累。这也正是母亲拒绝丈夫生二胎的原因,她不愿意另一个孩子背上一辈子的包袱,也不愿意彻底放弃喜禾。

万般无奈下,母亲决定在地铁站给喜禾上课,此举引来了媒体的关注,他们争相报道,七嘴八舌地提出各种问题,甚至认为是母亲在炒作。志愿者们为喜禾母子举办了一场研讨会,邀请多方人士商议解决对策,母亲恳求着人们能够接纳像喜禾这样特殊的孩子,不要对他们侧目而视。然而,研讨会还没有结果,每天却有大量的媒体登门拜访,甚至24小时蹲守在喜禾家附近,导致他深受刺激,病情加重,母亲不得已再一次辞职陪伴在儿子身边。

和同样描述自闭症患者生活的电影《海洋天堂》不同,该片只给出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母亲带着喜禾走上地铁,却不知他们要驶向何方,是继续在地铁站学习吗?亦或是找到了新的学校接纳喜禾?影片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毕竟,生活不可能处处完美,有时候没有结局才是真正的结局。

影片力求真实还原自闭症患者的生存状态,然而主角喜禾明显还是幸运的,他有一对不离不弃的父母。坚韧而又有些固执的母亲自不必说,喜禾的父亲是一名装修工人,虽然他偶尔也会抱怨妻子,会想着把儿子送到特殊学校,会羡慕那些有着正常孩子的家庭,但他也从没有放弃喜禾。相反,他会默默为妻儿准备饭菜,会在工作时低三下四请求雇主多付一些报酬,会和妻子一起分担照顾岳母和妻兄的责任,会悄悄给妻子准备礼物,会主动提出陪伴儿子让妻子可以有时间看一场电影。还有许多不幸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抛弃了他们,又或者仅仅把他们当做一个有口饭吃就可以的活物。

一些评价认为该片是在宣扬道德绑架。外婆要求小女儿照顾大儿子,母亲要求其他家长无条件的接纳喜禾。不过,在小y看来,与其说母亲是在绑架,倒不如说是在执念,一种对“正常”的执念。她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儿子的命运,使他重新回到正常人的世界里去。正是长期以来周围人对哥哥田贵的偏见和歧视,才造成了她对“不正常”深重的恐惧。在她看来,如果喜禾不能融入社会,等他大一些的时候就会变成子翔,最后再变成田贵,重复他们悲惨的宿命。为了改变儿子的宿命,她可以放弃工作,可以忽略丈夫、衰老的母亲和患病的哥哥。

那么母亲在地铁站教喜禾上课的行为能算作是“炒作”吗?很难说没有这样的成分。也许她正是想通过炒作让更多人关注和讨论自闭症患者接受教育、融入社会的问题。只是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让这种关注和讨论流于表面,却没有引导受众的思考,既难以触及问题的内核,又让当事人遭受新的打击。

说起该片最触动我的情节,大概就是母亲带着喜禾去见被关在笼子里的田贵,舅舅在里面敲打着栏杆,像是得到了某种感召一般,喜禾走过去,在外侧同时敲打着栏杆,苍老肮脏的手和稚嫩洁白的手触碰在一起。这是片中喜禾第一次主动与人交流也是唯一一次。他与正常的世界是多么格格不入,在母亲几乎讨好着请求同学接纳他时,在校方开会决定他的去留时,在母亲辞掉第二份工作时,在志愿者组织的研讨会上,他都是那么的无动于衷,甚至在跟随母亲请愿时,他也只是机械地念着母亲教给他的词句,就好像一切与他都无关。母亲只是想让他成为正常人,却没有问过他愿不愿意。或许只有在这个“不正常”的舅舅面前,他才可以卸下“正常人”的伪装,做回他自己。

其他学生的家长,倒也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每个父母自然都会多偏袒自己的孩子一点,所以他们联合起来驱逐喜禾,甚至下跪阻止喜禾来上课,以免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有趣的是,和家长们的担心恰恰相反,那些曾经被喜禾“误伤”过的孩子,并没有记仇,反而还愿意主动邀请喜禾回学校上课。歧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随着对人的归类养成的。

如何让特殊群体融入社会这个问题,似乎目前为止仍然是个无解的谜题。喜禾也在做着自己的努力,慢慢学着克服刻板行为,学着自己坐地铁,还有不断提高的智力水平。消除歧视和偏见任重而道远,不过,再渺小的努力,也会积少成多,不是吗?

写在文章后面

一直到4月2号下午小y才发现当天是世界关注自闭症日,于是连夜赶制了这篇粗糙的文章,到今天又重新修改了一遍。虽然今天已经是4月4日,但我还是想把它发出来,因为如何帮助特殊孩子接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并最终融入社会自食其力,应该是被长久关注的问题。

小演员的演技很好,在他推倒桌子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当时自己班上的某个孩子。评论中也有许多人有这样的共鸣,可能许多的班级里都曾有过这样一个“不正常”的孩子,他们努力过挣扎过,最后却只能黯然离场,没有人知道之后的故事。

有一种说法认为喜禾闹着要上课的行为并不是对知识的渴望,而只是一种刻板行为,母亲非要喜禾融入集体操之过急。当然,本片只是给出了一种思考,而不是一种结论,让自闭症患儿随班就读也不是唯一或最好的解决方案,孔夫子提倡要因材施教,无论是普通孩子还是特殊孩子都是如此。

相关文章

  • 我们与星星的距离有多远,一个自闭儿童的求学之路

    刚刚过去的4月2日,是世界关注自闭症日。 小y来和大家聊一部由张唯导演的电影——《喜禾》,这是一个反应自闭症儿童艰...

  • 距离

    距离让我们更加渴望靠近 你与目的地的距离有多远 你与陌生人的距离有多远 你与家人的距离有多远 你与梦想的...

  • 星星距离我们有多远

    读书,展开想象,培养趣味。 又和小儿争辩读书的事,他不想读,我想让他读,苦口婆心我也做不到,道理讲多了,我自己也听...

  • 距离

    生与死的距离有多远 呼吸之间 善与恶的距离有多远 念想之间 冷与暖的距离有多远 话语之间 输与赢的距离有多远 决策...

  • 过客/泽木秀

    天与海的距离有多远, 为何大海映着蓝天? 你与我的距离有多远, 为何回忆与梦相连? 春与秋的距离有多远, 为何记忆...

  • 我们与死亡的距离有多远?

    我们与死亡的距离有多远? 今年7月17日晚,聚会完后我和朋友一起去买了六条鱼和两株盆栽。一星期过后...

  • 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

    睡前刷微博,看到#南昌红谷滩杀人#的报道,浑身生出一阵恶寒。事件的始末,从视频录像来看,就是三名女生结伴而行,其中...

  • 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

    《我们与恶的距离》网评9.6分,名至实归。 想起前几天刚写了一篇有关键盘侠网络暴力的文章,被平台封了又解,解了又封...

  • 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

    作者:朱林 四川君合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近日回顾了一部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在此,忍不住想推荐给还没有看...

  • 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

    2019年被豆瓣评为 9.5高分,由贾静雯主演火遍台湾的一部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一部用“九集诠释人性,一集温暖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与星星的距离有多远,一个自闭儿童的求学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gl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