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大学生活
如果我不在图书馆,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丨大学读书的回忆

如果我不在图书馆,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丨大学读书的回忆

作者: condi的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7-04-30 14:59 被阅读535次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感觉,在家工作效率很低。工作之后,我经常去咖啡馆,半天班的时候、周末、假日,找个舒服的咖啡馆窝一天,处理文案或者写写文章,看看书,泡一天的感觉特别好。这可能是大学时代养成的习惯,一到类似咖啡馆、图书馆的环境,整个人会立刻进入读书状态,大脑的开放性、思维性都会被调动,四周的一切变得平静和不存在,人还在,灵魂早已穿越入书,进入到另一个世界。

今天就来写写大学时候幸福的泡馆时光。


1.朋友的故事

大学第一学期,课程很多,每周大概有30来节课程,很忙碌,几乎都没去过图书馆,即使去了,也是借微积分等等的专业学习书。那年回家之后和一位同学聚会,他大学学文,是很有文艺气质和想法的男生,大家分享各自的大学生活。他分享道,自己这学期的课程很轻松,所以空闲时间很多,就在图书馆泡着,在自己喜欢的书架上刷书:就是从书架的一边,看到另一边,一层一层,一本一本得看过去。

这种生活方式,我觉得性感极了。


2.轻松的大学时代

大学有一年时间,进入轻松期,课程简单,尚未开始专业课,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挥霍。那时候刚刚报了心理学的双学位,对心理感兴趣。我现在已经忘记了是怎么走入图书馆,怎么拿起第一本书开始我的读书时代的,就记得第一本书,就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内容惊为天人,从此开启了以书会友,狂追老弗爷的状态。

大学的图书馆有一个偏僻的角落,是文学哲学馆,去的人不多,在老楼,馆内有一间屋子很有纵深,一排排得书架挡着,坐在里面看书,真的有整个世界都停滞的感觉。楼外有很多老树,清晨,很多小鸟在外面叽叽喳喳得叫,屋内安静得只有自己,外在的安静,内心却汹涌澎湃,和弗洛伊德的交流,对他的崇拜,到后来看到荣格、阿德勒、弗洛姆、霍尼、克莱因,一部部,一本本得刷下去。以及当时读哲学,看卢梭,看罗素,看洛克,看霍布豪斯,看康德,迷萨特,整个人就沉浸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像是一个个伟大的世界,在这里,可以看到世界和人不同的样子。

那时候课少,最轻松的时候,一周只有两天课,5天休,那就5天泡图书馆,早晨起来就过去,中午吃个饭再过去,拿几本喜欢的书,抄抄笔记,写写心得,累了就泡杯咖啡,听听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看看光通过树叶照进来的影子,安安静静得,真好。

记得有一次朋友找我,正好手机没电,他就直接跑去了图书馆三楼把我拎了出来。我惊讶道,天啊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也没提前联系啊。他回道“你这半年不是在图书馆,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不联系也知道啊?”哎呦,这词儿真好。


3.忙碌大学时代的小插曲

大学进入后半段,搬到了分校区,进了专业课的学习,整个人又开始了开挂人生。最忙碌最巅峰的一周,是周二周三两门专业课考试(学分加起来10分....),周五一天四门的双学位考试,周六心理咨询师考试。有个其他专业的好基友和我的节奏差不多一致,我们每天见面之后的问候不是“吃了吗”,而是睡了几个小时啊?答案通常不过3,就这么撑了一个星期。

后半段虽然不是天天如此,但几乎都是忙碌的调调。开始实习之后,更是人在半职场,身不由己,没假没休,工作中的情绪负荷让我这个只知道看书的学生瞬间懵了,只能无限得投入时间和精力来消化,那段时间,是和书渐行渐远。

转折是在一次回主校区实习。只有两周时间,实习任务很少。因为主校区离得比较远,需要住在那里,老破楼,总感觉治安也不是很好,我和小伙伴就都没带电脑过去。只带了几本的生活用品,打算凑合两周。回到了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生活方式立刻就被调动了起来,没班的时候就去跑图书馆,下班之后的晚上,吃饭完溜达一下校园,继续泡图书馆。回到宿舍洗漱前,就写写笔记,看看书。

只有2周时间,熟悉的感觉又找回了。我当时感慨说,原来离了电脑我们不只不会死,还能2个星期看十本书,写一厚本的笔记。那几天每天过得很是原始,没电脑,手机也很一般没什么可玩的,或许会很无聊的生活,因为有书而变得充实和美好。


4.再次忙碌

大学到最后一段,适应了实习生活,人也开始找回了自己的节奏感,对生活和时间安排又重新找回掌控力。那时候经济条件也好一些,分校区的图书馆都是以专业书为主,离开了哲学馆,我就想给自己建一个。

当时正好赶上图书几大电商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我记得有一天,那是个周六,早晨爬起来常规去亚马逊转转,发现竟然史无前例得做起了每满200-100的活动,立刻精神抖擞得投入抢书战斗。那几个月,几大电商打折扣,我们这边也是吐血跟着买买买,几个月时间就投进去了一万来块,直接把整年生活费掏空。宿舍里没地方放,又买了两个180*60的书柜,床上地上落一些,才勉强可以放得下。

床、墙、书桌、书柜,围成一个半开放的空间,组成了我的小小精神世界,我的小小图书馆。那时候很少去图书馆,大家都再忙专业学习,带着本非专业书,气场总是不太合适,倒不如自己的小环境舒服。

每天下班回到宿舍,就钻进我的小世界里,那时候依然是心理学和哲学书籍为主,开始以套装形式买专著,以出版社的系列为单元收书,比如读库all in,斑斓阅读all in,汉译200多本,重庆馆的日本文学all in,以及珠海出版社的古龙系列,收齐了2/3。


最后

从空闲到忙碌,从借书到买书,从学生时代到工作之后,读书,不只是习惯,也成了我的生活方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今天回忆过去,美好而幸福。

大学时候的大部分书都送回了老家,来到新城市,不到一年就又买出了一整个大书柜,期待早日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书房,把我的小伙伴们都从老家接回来。

那些带着大学记忆的伙伴们。

好久不见。

相关文章

  • 如果我不在图书馆,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丨大学读书的回忆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感觉,在家工作效率很低。工作之后,我经常去咖啡馆,半天班的时候、周末、假日,找个舒服的咖啡馆窝一...

  • 想要的大学生活

    我想要的大学生活,不是她们的“不在图书馆,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 我想要的大学生活很简单,就是每天把单词记完,作业写...

  • 书店的声音特别温暖

    在书店 如果我不在图书馆,我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 晚上在重庆书城翻书,在轻柔的音乐声中,重新走过记忆里在新华书城徘...

  • 去图书馆的路上

    如果要说优点的话,那么就是孩子特别的懂事。 放假了,孩子高兴之余,我又不能让他玩得太兴奋,玩得到时候只记得一件事 ...

  • 去图书馆的路上

    阳光是个没牙齿的小孩 在脸上,胡乱地咬着 我揪不住风的尾巴 倦倦地 路过的草丛里 只捡起夏虫发白发干的梦 那里,没...

  • 去图书馆的路上

    去图书馆的路上 文/与祁 去图书馆的路上 一只燕子伏地而飞 而引起我的注意 朋友们都说它在与大地呢喃 而我也确实体...

  • 毕业十周年祭之图书馆

    大学生活的后两年在图书馆里度过,随着校园卡里借阅图书的数目渐次增多,我呆在图书馆里的时间越来越长,用“不在宿舍就在...

  • 阅读能够给你带来什么?

    在大学的时候,我开始去图书馆自己找各种书看,我是因为喜欢看书才去的图书馆吗?不是,而是因为从小接受的信息就是读书好...

  • 去图书馆路上

    暑假的一天早上,我准备带儿子去图书馆看书,顺便蹭一下图书馆的冷度。 儿子越来越懒,不愿自己踩自行车去,要坐我的自行...

  • 愿你的生命中少一点“后悔”

    3.25 图书馆有感: 回忆起大学时候去图书馆的日子,那个时候,爸爸还在。 而现在,六年过去了,我的生命里不仅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我不在图书馆,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丨大学读书的回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hx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