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曾说过:“我没有时间写一封短信,只好写封长信了”。这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写作的真谛:写出简约明快的文字,实在要花费大气力。
从时间的角度,这种矛盾性让我印象深刻,长时间的打磨才能形成洗练简短、表达精准的文字,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意犹未尽、含义隽永,而长篇累牍看似用力,实则没有尽心。
今天我要说的也是这种矛盾性。
几年前,突发奇想要考注册会计师,这个考试的含金量在财务行业内,那是最高层级了。书买了、看了几章,不好理解。就这个难度,可能要看多遍才能熟悉,而且不一定能考过,当时算了一下,如果全科考下来,一千多个小时的时间是刚性投入,太不划算了,如果这些时间投入到其他领域,说不定会有更高的产出,于是放弃。一晃几年过去,由于没有这个行业证书,重新找工作时只能选择相对简单容易的岗位,而我的领导,历时七年取得证书,职业局面大为改观。更重要的是,因为从事的都是这个行业的工作,我以为当时节省的时间和注意力,并没有在其他领域有所产出,学什么都是皮毛,想想也理所当然,因为没有长时间持续深入、有计划地学习的经验。
减肥是女生永恒的追求。试过各种减肥方法,听人说管住嘴就节食、听人说迈开腿就去跑步、按摩、针灸,还有网上流行的减肥课程、代餐、营养食谱,折腾了多种方式都以失败告终。减肥的过程很难熬、效果不明显,因此总以为现有的方法慢、效率低而去寻找更好的方法,而时间过去,我依然还是老样子。过后回想,如果照着一种方法,这么久过去,应该也有成效了。这就是会一万种腿法都没用,厉害的是一种腿法练一万遍。
这种矛盾性在投资领域体现的更加明显,尤其是波动比较大的投资领域。看过多少激情澎湃的投资者一头扎进市场,总想赚一把大钱,然后随着市场的跌宕起伏,越操作,情绪越大起大落,各种方法用尽,可总是与周期平移半拍,即使能抓住个别的机会,获得的收益也总是被平滑掉,总之赚了也烦恼、亏了也烦恼,完全被短期的情绪(或者是人性)操控了。有些人总结,还不如不在投资上面花那么多的时间,收敛好暴富的念头,看好长期可持续的标的,每个月定投,收益反而不差。这是常见的以慢为快。
很多个时候,我们总是不能下定决心持续几年做成一件事,总想速成,最后发现几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回头想,要是自己当时坚持到现在,应该也有小成了。但警醒时,觉得又错过了时机,已经太晚了,于是又无力做一个长期的决心。
认清了事情发展的规律,就要选择好的策略,跳出这个怪圈。
我们要给自己一个长期的时间跨度,刻意地持续努力,主动做成一件难一点的事,因为难的路少有人走。就像一个挖井的人,不是挖一个坑又一个坑、浅尝辄止,而是要挖得足够深,深到是一口井,可以源源不断。
看到一段话:如果一个事情重要且不容易,那么不自信的人根本不会开始做,能力不行的人做一两年就做不下去了,聪明人第三四年通常会放弃因为选择太多,五六年要没起色很多任劳任怨的人也会坚持不下去。所以如果真的能把一件事持续地做个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你就会环顾四周发现自己怎么突然就赢了。要恰好这件事你还挺喜欢,连过程都挺享受的话,那简直相当于作弊了。
愿人人都有自己的作弊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