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的法门是什么?

教育的法门是什么?

作者: WendaoSolemn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19:56 被阅读76次

    引子

    我是文刀,“以文为刀”的文刀。这篇文章是出自知识创客学院的『每日问答』栏目,我自认为回答得还蛮有思辨价值,故而转提出来以供大家探讨。

    提问

    【每日问答#0420】
    早上起来,我忽然意识到,看似一件事(比如具体的工作)纷繁复杂,其实,这里面是有法门的。

    那么,我想分别向三位朋友请教三个问题:

    • ① 问题一: 阅读的法门是什么
      @朝晖 一山西一文化与旅游

    • ②问题二: 教育的法门是什么
      @文刀-北京-大学生行为改变

    • ③问题三:幸福的法门是什么
      @肖红建 郑州 幸福学

    提问者 by齐鸣

    回答

    问题二回答者 by文刀

    老师: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我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故事——爸爸妈妈是老师的,就会痛心疾首地告诉孩子自己当老师的艰辛苦楚,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当老师。


    一名老师正在批改小山一样的作业.png

    我每次听到这样的故事都会下意识觉得:

    一个并不热爱自己工作的老师如何能够把学生教好呢,就像是一个并不热爱设计的产品设计师如何能够打造一款爆品呢?

    我以为我发现了我国教育的问题根源:

    老师不行——没有把教育当成一门事业来做,而不过是当做一门职业而已;老师缺乏真正的『教育人』的情怀。

    我以为我以为的是正确的

    可是,在做数据调研时,比过往更多更深入了解了在校老师们(主要是大学以下)真实的生存情况后,我才认识到:

    “情怀”太贵,中国偌大的教育领域的稀少的老师们消费不起 —— “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是大多数老师的真实写照。

    就像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为了微薄薪资,不得不联合其他老师去教育局请愿,却反被指责说“心里只有金钱利益,没有良好的师德”,真的是这样吗?

    老师难道不也是一个父亲或者母亲,不也是一个纳税人么?为什么自己就不能为自己的孩子着想而努力争取更多的经济资源?为什么自己就不能为自己的劳动进行维权?

    就因为自己是一个“老师”,就因为自己提供的是“义务教育”,就因为自己在编制内并吃的是“国家饭”?

    好教育:面向未来,使人为人

    古典:面向未来,使人为人.jpg

    文刀认为,“传统教育”(指的是体制内教育,即学校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

    不把人当人看

    • 一方面是不把学生当未来世界的主人看;
    • 另一方面是不把老师当有欲有求的普通人看。

    不把学生当未来世界的主人看

    首先,“不把学生当未来世界的主人看”。

    对于应试教育,我们要明白相应的那种军事化的大班上课的模式来源,“像公立学校的统一服装、统一鞋、统一发型、统一课程内容、统一上课时间,这个方式是要追溯到1860年,把拿破仑都干掉的普鲁士军队的训练方法”。


    在1860年之前,国家出钱设立大批的公立学校的模式是不存在的。谁想上学就自己花钱供孩子去读书,学校要不是教会的,要不是私人盈利性质的。

    但是,战争让普鲁士军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素质太低的兵听不懂战术,说几遍跟没说一样,战场上还是乱跑,不能严格执行命令。后来就发现,原因是说的太多了,士兵理解不了,记不住,脑子记不住,那写在本上,但是因为不认识字,也没法写。为了提升战斗力,就要给他们补上,同时还要兼顾战斗训练。

    所以你看,为什么上下课那个铃打得那么刺耳,为什么要求在课堂上手背后坐好,有问题要举手,不能随口问,举手的那个姿势都贴在墙上,还要统一作息,等等等等。这样大家都认字,都听指挥了,做训练有素的士兵,这样训练的效果确实好,后来把拿破仑都给干掉了。

    这种模式在一八四几年被美国人学去了,一八八几年又被英国学去了。实际上英国在大量地实行公立学校的时候,他们国家识字率都超过90%了。政府把公立的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项目来运营,而且为此制定了很多法律,一般来说,政府强制性的规定跟操作的内容大多是运行起来效率比较低的,不如自发生长出来的那些东西健康,但是没有办法,现在已经立法了。

    这样一来,其实教育的本质就逐渐丢失了,很少有中小学是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第一要务的,分数才是关键。所以中学的六年,你看,实际上初三跟高三几乎就是在大量地浪费时间,做高强度的重复性训练,就算不考虑这两年,其他的四年时间里,大部分时间全体同学也都是在做统一的同一种训练动作,一个节奏的学习。

    这样的教育对两类学生是最不利的,一个是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一个是非常差的。强的吃不饱,牵制了他的成长;差的是跟不上节奏,白浪费时间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最好的方式其实是私教,就是个性化的方案。


    以上这些研究内容来自得到专栏《卓克·科学思维课》,存疑的小伙伴还可以去维基百科等查证细节。

    回到『不把学生当未来世界的主人看』这个问题,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

    现在的主流的学校教育模式起源于军队教育,后来因为工业革命后新兴工作岗位的迫切需求,又被英国借鉴去培养工业化发展需要的人才,直到今天这套教育体系还是为上世纪的工业化发展所量身打造的,虽然也在不断升级,但是根基没变化。

    不仅要问,目前是什么时代

    后工业时代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png

    后工业时代,或者说是后工业社会是一个社会科学名词,该词最早出自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的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1973),指的是自1960年代开始的工业社会转型出现的社会现象——1960年之后,一般认为工业社会已进入一个变化期,跟一百多年前欧洲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变成工业社会一样巨大。

    贝尔在书中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后工业阶段。其特征如下:

    • ① 由产品生产转变为服务生产
    • ② 职业:专业/技术人员主导
    • 理论知识居中心地位
    • ④ 未来:技术评估智能技术的重要性
    • 管理革命:管理由人与自然转变为人与人
    • ⑥ 新的匮乏——信息、时间、资源的供应不够
    • 信息经济的挑战:信息=公共物品。如果信息被私有化,那占有的人有无上的权力,相反,未能占有者便会被推向低层,如数码隔膜

    对比一番,不知道大家对“后工业时代”是不是有着极大的“熟悉感”,什么“知识付费”、“工业 4.0”以及“(区块链技术下的)价值互联网”。

    其中,不得不对“工业 4.0”做一下说明,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可以被描述为一系列融合物理,数字和生物世界以及影响所有学科,经济和工业的新技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基础部分。

    前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利用水力及蒸汽的力量作为动力源突破了以往人力与兽力的限制,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用电力为大量生产提供动力与支持,也让机器生产机器的目标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使用电子设备及信息技术(IT)来校除人为影响以增进工业制造的精准化、自动化。

    工业 4.0

    工业4.0的核心词汇是智能集成感控系统,而且是高度自动化,可以主动排除生产障碍,在中国制造2025美国制造业振兴计划也都提到了。

    《工业4.0》.jpg

    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这场革命是信息技术、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以数字制造、网络制造和制造业智能化为核心,将给全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

    “工业 4.0”对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更多的人的劳动力将被解放出来,转而投入到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行业中。这时候,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宣言》是可以拿出来重新读一读的。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jpg

    当我们秉持着“学生是将会活在以工业4.0为技术基础的后工业时代”这种观念时,你难道不会觉得今天所教导的那些内容和技能多半是在坑害学生,并不是帮助他们“面向未来,使人为人”。

    此之谓:不把学生当未来世界的主人看

    不把老师当有欲有求的普通人看

    其次,“不把老师当有欲有求的普通人看”。

    应试教育那种军事化的大班上课的模式——各国的中小学都是这样——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老师跟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中国这种超级人口大国,又因为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大家更醉心社会经济发展、迷恋金钱权利物质,真心从事教育的老师少之又少——如果能够有更好的挣钱机会,目前的大多数老师都不会留在现有的工作岗位。

    就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我们脑子里还残存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

    老师,你要好好管教我家小孩!

    老师,我家小孩不听话你就打,我授权的!

    老师,我的小孩就托付给你了!

    干嘛啊?谁是小孩的爸妈啊?家长们整个就是个人贩子,希冀把所有的教育都交由老师完成,把老师奉若神明。

    老师也是人,七情六欲一样不缺。人家家里也有孩子要养活,人家也有家人要陪伴。凭什么除了上课还要当你家保姆?

    多给钱了吗?钱呢?

    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中国教育界(主要指学校教育)里最挣钱的就是学校——不论私立还是公立学校——那些不搞教育只搞学生的人。大部分老师,真的只能算是“贡献青春”,受着“稳定性”“国家保障”的诱惑而廉价出售自己的知识服务。

    不妨这么比喻,古代青楼女子是买肉,大头是被“妈妈们”(老鸨们和青楼老板)得了;现在老师们是买脑子,大头是被“xxx”得了。打的旗号是“为顾客(学生)服务”,背地里不过是“使劲掏钱”,把顾客(学生)当成摇钱树。

    国家的义务教育的发心很好——不过很抱歉,现在已经被各类执行者们腐蚀掉了。除非教育变革,否则这帮人的利益休想触动:00144!641!(已谐音加密,自行解码)

    教育的法门

    回到这个问题:那教育的法门是什么这些教育问题我们该怎么破

    老老实实说,切实的办法我也不知道,说是要“变革”,我也没有成体系的变革方案,我只知道:

    变革有时候就像是手电筒的光,你惟有一点一点照亮黑暗。

    一点点照亮黑暗.png

    我只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育是多方共同协作的一件事,至少是老师和学生两方(学生之间的同伴教育也归结到学生这一方)。既然是多方协同,就不能只强调学生的述求,也要考虑老师们的诉求。

    • 关于学生
      学生这一方,要立足于过去,着眼于未来,学习实践在当下。去梳理过去来引导学生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现在不断尝试和挑战来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按照未来可能的样子来培育学生——这才是“教”和“育”,这才是“education”。

    • 关于老师
      老师这一方,就是要把老师“落下神坛”,降低老师除了在课程领域内其他方面的权威性,把非授课职能外的任务交还给社会,而非积压在老师们头上。让老师更能专心研究课程,更好地授课,更好地“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即,老师也需要在保证薪酬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职能分工”

    法门

    但是还是没有回答问题:教育的法门到底是什么?

    法门就是——

    工具

    为什么呢?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教育是个稀缺品——老师是稀缺的,政府对教育有所管制导致社会资源是稀缺的(高考就是个典例,正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当教育相关的知识服务和知识产品随时随地可以低到大部分有需求的人手里时,应试教育的模式不攻自破。自然现在完全没必要和学校教育对抗,那不过是个垂暮老朽而已。当然,我们也可以在未来给它留个一席之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给我们时刻长点教训也是极好的。

    所以,目前来看,解除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就是解决教育问题的相对有效方案

    而其中,工具就是法门。

    利用工具的去中心化能力,降低体制内教育因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而形成的对知识的垄断;利用工具的复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特点,降低知识服务或者知识产品的成本,使得它们能够抵达更多受众心里;利用工具的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降低知识内化的阻力,提高学习效率。

    掌门APP

    这工具是什么呢,就是面向未来的“掌门APP”。

    掌门直播:为在线教育赋能.png

    但是这只是一种可用在教育领域的工具,知识服务和产品还得由我们每一个有志于改良教育的人来提供

    解决教育问题的钥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手里

    我要开网校,就在掌门号.jpg

    以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的法门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jf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