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可以退货,你会给你的父母打多少分呢?
你的孩子会给你打多少分呢?你是否会被退货呢?
作为一个三岁宝宝的妈妈,作为一个自认为勉强及格的妈妈。我开始担忧自己会不会被退货。
亲子关系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关系,都可以开始,那么也自然都可以结束。
这个世界的一切关系,都没有必然,都不一定能保证永远。
父母和孩子之间,有天生的生理关系和血缘关系,却没有必然的心理关系和情感关系。
在这份亲子关系中,孩子有选择权吗?有退货权吗?初期的确没有,但当他慢慢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就会慢慢拥有选择权,也可以行使他的退货权。
每一个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么的脆弱无力,没有任何选择权。孩子被安排了一双父母,没有谁征询他的意见,没有谁考虑他的需求,直接就安排好了。你看,父母这个产品,就被强行的卖给了孩子。
不光没有选择权,连产品的质量保证都没有。这一双父母,没有经过任何培训,没有经过实习训练,没有经过品质考核,更不要提上岗证了。
在人生最初期阶段,最脆弱的阶段,孩子被强卖了一个“三无”产品,完全没有选择权,完全没有质保,完全听天由命。就此,孩子开启了人生这一段探险旅程,迷茫而被动的。
父母这个“产品”对于孩子这个“消费者”而言,有什么作用呢?上天安排的这桩强行买卖,是否是一桩正确合意的买卖呢?
父母的功能
既然是产品,那就必然有它的基本功能和评判标准。父母这个“产品”,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应该至少有两方面的功能。包括:功能性功能和情感性功能。
功能性功能:
这部分的功能是显性的,最基本的。包括:提供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负责他的吃饭,穿衣,拉粑粑。努力工作,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为孩子购买必备的生活用品,为孩子提供必备的教育条件。
简单来说,就是保证孩子的基本生存。
情感性功能:
这部分功能是隐性的,却同等重要。包括:用时间和爱,陪伴孩子成长。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引导和指导孩子的思想成长,而不是强行要求。理解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有自然流露的情感,而不是否定和压抑。
简单来说,就是协助孩子正常成长。
回想一下,作为父母我们是否实现了这两方面的功能呢?实现了多少呢?我们的孩子是在生存,还是在成长呢?
不管我们的孩子是在生存还是在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都会慢慢长大。生理年龄不断增加,个头不断增加,慢慢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个体,也开始慢慢的有了选择权。
孩子的选择权
请注意,慢慢的孩子有了选择权。也许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也许作为父母你也没有意识到,但是他的确已经慢慢拥有,并开始行使他的选择权。
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叛逆期的阶段。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在两三岁的时候。在此之前,他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也缺乏自我意识。作为一张白纸,全盘接受父母的安排,以为这就是天然的应该。
当孩子慢慢接触外界世界,开始观察和思考。开始审视和评判,原来的那个家庭的旧世界和外界的新世界之间有什么关联和区别。当有了对比、有了评判、有了思考之后,就有了自我的观点,情绪,喜好。
这个时候,孩子开始行使自己的选择权,不再一味的听从安排。很多父母把这种自我意识称为“不听话”。殊不知,这正是孩子正常成长的必经过程。难道你想要一个永远都没有思考能力的木偶吗?
为什么孩子会不听话,会有叛逆期?孩子只是在行使他正常的选择权而已。但父母有没有实现自己的功能?有没有实现自己基本必备的情感性功能?理解并引导孩子的思想成长。
对抗的过程
如果一个产品,没有在消费者手上发挥它的功能,那么这个责任应该在消费者还是在产品呢?也许双方都有责任。孩子这个“消费者”,不具备开发父母这个“产品”功能的能力。父母这个“产品”,没有很好的发挥自己的基本功能,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此时,价值难以发挥,需求得不到满足,矛盾开始积累。如果没有及时的发现和化解,这种冲突和矛盾不断的积累,也就演化成了家庭亲子关系问题。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你的孩子会给你打多少分呢?他会退货吗?
这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从差评到投诉,最终走向了退货的结局。
如果作为父母,我们没有发挥自己的基本功能。没有发挥自己的功能性功能和情感性功能。则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难以正常的生存和成长,或者只能生存、难以成长。
这时,作为消费者必然会发出反抗。孩子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不满,甚至和父母产生争吵。这都是一个消费者无力的反抗,对产品的差评。
收到差评以后,如果产品拒不承认差评,拒绝改良,并且持续的功能缺失。随着矛盾的积累和加深,消费者开始加大反抗力度。孩子进入叛逆期,和父母产生更多更剧烈的矛盾。这也是孩子挣扎着,对产品投诉。
这种投诉通常表现为:反抗被安排,逃课,沉迷手机,沉迷网络游戏,早恋,离家出走等。其实并不是孩子真的热爱这些东西,而是他们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投诉。
当接到这种投诉的时候,作为父母你会怎么反馈呢?是痛心疾首,是强行打压,是严厉关押,是苦口婆心,是温情感化?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了吗?
他们需要的是陪伴,理解,关心,认可,尊重,鼓励,引导。或者说,这只是一个独立个体人的基本需要。
如果消费者的投诉,得不到正确及时的处理,那么情况将会进一步恶化,直到消费者强行退货。
退货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亲子关系恶化僵化,冷漠不交流,恶语相向,甚至反目成仇。孩子陷入黑暗世界,孤僻冷漠,仇恨世界,怀疑自我。更有甚者,做出伤害自己,伤害社会的恶劣事件。
到了这个阶段,消费者将丢弃掉这个产品,而产品也将失去这个消费者。万分遗憾,悔之晚矣。
这是最最糟糕的结局,也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结局。于消费者,于产品,双方都是损伤。但在此之上,还有更糟糕的一种情况。
那就是直到已经退货了,双方都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退货。消费者嫌弃产品无效,产品嫌弃消费者挑剔、不好伺候。这种永远把责任推给对方,指责对方的情况,才是最恐怖的结局。
我这是在危言耸听吗?不是,我这是在自省。从自己的成长过程,从自己的育儿过程,从对身边子女教育的观察,产生了很多的感慨和思考。
至此,一个完整的退货流程梳理完毕。如果父母可以退货,你会退货吗?你会被退货吗?
抑或是回溯流程,步步自检,成为合格品,杜绝退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