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浮躁,不如停下吃碗面
我不喜欢在说话的时候带上“人们”或者“人”,每每这样说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所说的话是将我自己给剔除在外的。可事实上我也是两个耳朵两个眼睛的人。心理学和社会学里所提及的人,指的是“大多数人”,为了描述的方便,其书中和报告里都是以“人”来代替大多数人。我这里也是。人是有共性的,这种共性超越了地域,种族以及性别的。从人们在对某些事件的处理上可以看得出。事件不仅仅包含实质性发生的具有真实性的,还包括情感以及人际关系等抽象但存在的东西。比如说,人在不小心被热水壶烫了手之后,手会迅速缩回,并且会在下一次格外小心避免再次被烫。
生物学里说被烫然后缩回手是条件反射。这也是人的共性——生理上的共性。而内心的想法,即“下次应当小心”,则应该属于心理范畴。尽管人们在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细节上会犯第一次错误而很少犯第二次错误,但在情感等抽象的概念里,人就像患有失忆症的猫,总是一次次的去用爪子试探蜡烛上的火苗。至少我所认识的人的范畴里包括我自己都是如此。
后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在被烫过一次之后,接下来的时间里在靠近热水壶的时候会格外小心,却在感情的问题上一次次陷入其中而后依旧无法避免呢?我大致分析了一下,人在处理真实存在的具象的事件时,其全部内容是暴露在自己的视野里,并且是可控的,好比是桌子上的糖,人们知道是可以拿起来甚至吃掉的,而当有人告诉他,去在脑海里想象出一块糖并且吃掉,这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因为在脑海里的这一系列动作并没有让其他感官投入“工作”中,比如味觉,嗅觉,触觉。所以我在类比推理之后再次主观断定:人们对于情感事件的处理,如同在大雾中行走,前路未知而渺茫,大雾阻碍了人的视野,就算同一段路再走第二次,人们也往往无法察觉。直到在大雾中偶尔有看到熟悉的大树,也只是觉得巧合而已。
还有一个推断则是:幸存者偏差。这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当两个人陷入爱河之后,他们总会觉得自己可以像电影和言情小说里的情侣一样,长厢厮守直至海枯石烂,而事实上,这也可以用幸存者偏差来解释,那些为人传诵的爱情佳话以及电影等,即是“幸存者”,人们也往往只看到这些百分之零点零零零壹的幸存者,而忽略了百分之九十九甚至更多的“阵亡”的人。人总是会有侥幸心理,那些买彩票买到破产的人,他们总相信下一张肯定会中奖。
这是大多是人的状态。一小撮人会在少次失败后便能跳出这一圈套,他们在受到挫败感之后,会异常清醒,也会过分克制自我情感的蔓延。在其他失败者看来,这一部分人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可事实上,失败者无法感受到,过分克制情感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当太阳将要落山时,把最后一把金光撒在离它最近的云彩上,周围黯淡的蓝和着黑一点点蔓延整个天空,这足以将他们白天在心里攒的希望全部吞噬掉。他们还在克制。这中极度被极度压抑的情感,终有一天会趁这一小撮人不注意的时候,反噬。
人对于情感事件的发生,如同“薛定谔的猫”,可人们始终是相信,盒子打开后,猫是活着的。人总是会忽略掉最坏的结果。这被一些人叫做“乐活”心态。是对一些吃一堑也无法长一智的人的善意说法。
有人问过我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做法,我说,没有。
人的确是有共性的,可人一直都是独立的个体,独立的思维,独立的肉体。如果是肉体受到某种伤害,你大可去找医生替你治疗。但情感事件主要基于个体的思维,只有个体本身才能去操纵,所有我说,没有。我所讨论的,只是把群体发生的共有事件稍稍剖开,帮助一部分人去思考感情事件的根本和实质性问题。
我写的东西就像一碗热乎乎的酸汤面,倘若你在冬月的凛冽寒风里吃的大汗淋漓有所感悟,苏叔叔也便是欣慰至极的。
没有什么人间不值得,你得让自己活的值得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