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4章中,哪个内容让你印象深刻?
1)前额皮层这个角色既像CEO又像指挥,非常耗能,压力会损害他的能力,而冥想可以进一步增加它的体积。进入督导营后开始每天的静心与冥想,原来这与脑科学是紧密联系的,而自己这段时间并不长的的静心与冥想体验,确实感受到了每天与自己呆一会的美妙感受,继续继续。
2)基底核是习惯形成与自动反应的基础,他的编码模式是“如何-然后”,一旦习惯形成,我们做这件事情就变成自然而然。习惯有两面,既有推动的一面,也有阻碍的一面(比如我们想做的与原有习惯冲突)。我们需要关注个体动力的基础——多巴胺的作用,不管是在组织还是在个人,努力的最初动力来源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看到这一段时,我常常浮现《游戏力》这本书的副标题:“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不管是企业还是家庭,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让个体在其中身心健康,才能激发更多的想象、创造力和行动力,这样的组织才是有生命力的。
3)纹状体对触发个人奖赏反应的触点是人们自认为在做某件伟光正的事情,因此,在团队执行任务时可将其分解成多个可实现的阶段性小目标并设置一定奖励,可帮助个人在进步过程中始终保持动力和斗志。
4)视觉冲突、想像一些愉悦和充满力量的事情对激活伏隔核有效,可视化有利于伏隔核中多巴胺的释放,想象,特别是正向的积极的想象,可以激发以目标为导向的行为,使实现目标变得容易。要让团队更有凝聚力和行动力,可以创建一些共同的积极记忆,比如一次集体的徒步、一次庆祝项目成功的化妆舞会、一场入职纪念日酒会等等,这些记忆画面会留存于个人心中,助力团队在挑战艰难目标时发挥作用。
2、 这个内容带给你什么感受?
平时的许多案例找到了理论的支撑,有打通的感觉。
这本书到我手边已经超过一周,粗看了一些,再看像之前没有看过一样,果然读书这事需要笔记和回顾。
3、 这个内容给你的教练实践带来什么启发或收获?
1)教练是运用自身,自身状态的修练很重要,静心和冥想是助力提升状态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2)教练过程让客户回放以往的成功画面、畅想未来的成功画面,会非常赋能,直接激发行动。
3)鼓励客户将一个宏大的目标分割成阶段性的小目标,用完成逐个小目标的方式达成终极目标。
4、 书中第2页倒数第二段,“人们希望培训前后自己的过滤器和问题完全不同。这种不同是自然和正常的”,基于这段,请思考:教练对话中,作为教练,您会如何创建客户对自己过滤器或问题形态的变化的觉察?最好举例说明。
这一段内容让我想到大脑思考的系统1与系统2,我们常常处于系统1中,因为从这里提取答案不需要动用太多能量,顺其而然地发生;而调用到系统2则会推翻我们过往的经验、规条,是痛苦的。教练的作用是在支持陪伴客户的同时,让客户有时间和空间停顿下来,看到这一切。
1、教练信任自己、信任客户,信任场哉,让客户在安全的环境下,有这个空间去向更深的深海:例如有一次客户在教练对话中哭得很厉害,我做的就是陪伴,信任客户的流泪也是一种宣泄的能量。平静下来以后,她说她好多年没有这样哭过了。我提问:那你今天哭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客户产生了觉察。
2、教练邀请客户进行创想:有个客户是大学老师,持续几年每次上完课后都会关注学生反馈,她焦虑自己在其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当时我问:“假如你上完课当天直接去旅行了,会发生些什么呢?“ 当下这位老师产生了觉察。
5、 书中第3页第二段,“教练工作既是科学的又是具有艺术色彩的,优秀的教练需要在这两者之间达到平衡,以便做出明智的决定”,关于这句话,您想到的自己亲身经历或观察其他教练的一个案例,如何达到这种平衡的?
这句话让我想到自已观摩的一次现场教练,当时客户提出了一个非常宏大、感性的话题,教练邀请客户聚焦目标,并用SMART原则进行梳理,是科学左脑的一面;接着教练邀请客户想象成功画面,此时客户有很多情绪出来,这是教练切换到了艺术右脑的一面;在客户创建成功画面后,教练提问:如果要出现在这个画面中,那你可以做些什么?客户探索了行动方案,用CUP工具打分确定行动方案,直至约定监督人、打分,就又来到了科学左脑。
这整个教练过程中,右脑艺术这部分更链接我们心的部分,同频同在让客户更开放地去探索更深的自己,而左脑科学的部分把天马行空的思绪通过滤网进行过滤,让客户的计划、行动聚集于目标。科学与艺术就像船的两只浆,都在助力客户之船朝向目标的不断推进。
突然想到一句话:我们要像专家般的学会规则,然后再艺术般的打破它。很适合做这题的注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