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行为”表现是一种焦虑、颓废、妥协的青年社会形态,表面风平浪静、无欲无求,实则内心可以说是消极的循世主义与悲观主义的结合,最终将是无意义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一种低欲望的社会情境。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佛系行为”?我觉得主要来源于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体现在精神和经济上,与个人性格、生活环境、工作结构等因素息息相关,无形和有形的压力层层逼近,最终衍生出“佛系行为”,以“丧”为核心的“低欲望社会”在大众群体的情境中蔓延开来。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情况,晚上的时候,不想睡觉脑子胡思乱想,难眠,感觉焦虑和问题一直占据着你的大脑,越想越清醒,越想越觉得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大堆,往后天亮了,开始上班了,如此往复。所以,当有一个救世主般的热潮来临,人们会毫不犹豫对号入座,选择低欲望的生活。虽然买房结婚还是大多数人的期望,但相反的,也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让更多的人“恐婚恐育”,同时,“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赢”。
码完这些无关紧要的文字,我发觉自己也是一个“佛性”青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