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你要的东野圭吾 都在这里 (贰)~东野圭吾の黑暗之心

你要的东野圭吾 都在这里 (贰)~东野圭吾の黑暗之心

作者: ninamm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09:06 被阅读0次

东野圭吾の黑暗之心

本格派《恶意》

社会派《白夜行》

连续看完以上两部,心理阴暗得急需给精神补钙。

情节设计和氛围描写满满的阴暗沉痛,压迫得人喘不过气来。

可耻的疑犯和可悲的疑犯‍,都是恶魔的化身。

——“能写出这样的小说,人格要多扭曲心理该多阴暗?!”

《恶意》为东野圭吾“加贺恭一郎”系列中的一部:

畅销作家被杀,他的朋友被列为头号嫌疑人。

但随着警方深入调查,嫌疑人却越来越显清白。

加贺恭一郎不相信嫌疑人无辜,一步一步揭露事实真相。

这经年累月积攒而成、常伴身边从未察觉的恶意,

不禁使人感到毛骨悚然......

《恶意》是篇中规中矩之作,案情真相故事走向不难猜。

亮点在于写作手法与《罗生门》如出一辙

 ——让嫌疑人、侦探、第三方作为讲述者轮番上阵,直至案情大白小说终结。


透过《白夜行》  看到的是东野圭吾那颗黑暗之心:

‍男女主角(桐原亮司and唐泽雪穗)因为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一直活在只有彼此的世界。

他们之间维持羁绊的方式,却是彼此从无交集。

他们以一种扭曲的形式相爱,

最后,一个用‍扭曲的爱杀死对方,一个为了这扭曲的爱毅然赴死。

最悲伤的,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最后一幕

——唐泽雪穗目睹桐原亮司自杀之后的头也不回。

‍‍

  典型的悲剧。

篇幅很长,每章不相连,跳跃的情节,各种闪回。

‍像电影蒙太奇,给几个不连贯镜头,让观众自行连接,变成完整剧情。‍

本书多次被‍改编:

2006年同名日剧(主演:绫濑遥  山田孝之),采用陈述方式一开始就揭开谜底,虽削弱了原作血腥阴暗之气,也完全丧失了推理的意义。

2010年同名日影(主演:堀北真希  高良健吾),更加接近原著。

当逻辑和合理越来越难制造 东野圭吾开始转型

惊喜于《解忧杂货店》  

‍失落于《沉睡的人鱼之家》


看完诸多传统推理小说,感慨刑侦科学如此昌明的今天,推理小说说服力越来越弱不禁风。

‍ 以当代为背景的推理,

一是必须以“警察不作为,司法力量都低能”为大前提,否则无法成文。

二是所有推理都必须发生在“警察还没来”和“警察还没走”这个CSl还无法起作用的时间段,(比如著名的沉睡中的毛利小五郎)。

‍如果说《解忧杂货店》已经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侦探推理小说,只是留有些许与推理相关的痕迹。

到了《沉睡的人鱼之家》,东野圭吾已经完全丢开了侦探推理,奉上了一篇纯粹的小说。


因为“解忧”的高口碑,紧追了“沉睡”:

女儿‍‍因意外变成植物人。

即将被判定脑死亡并捐赠器官之际,母亲感到女儿还有精神意识并未离去,

拒绝宣布死亡,并怀着“总有一天她会恢复如常”的坚定信念继续生活。

父亲坚持不懈开发高科技,以此让女儿肢体可以活动,

于是女儿恢复的希望貌似越来越大......

殊不知,所有的越来越好,不过是假象。

对植物人女儿的决不放弃,究竟是坚强不屈的勇敢追求,还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满足呢?

《沉睡》意在通过设定一个“两难”问题,阐述关于哲学和矛盾论的一些内容。

但是“两难”问题的“高级”在于,

作者不设立场且问题没有答案。

关于“两难”的描写,

电影《深海长眠》给出了正确示范

——“没有生命的自由不是自由, 没有自由的生命也不是生命”

但是我觉得《沉睡》的作者是有立场的,

否则,也不会最后给了一个“有一种爱叫放手”雨过天晴的结局。

于是我带着不认同的心理读书,并靠着“强迫症”读完全书。

‍    

很可惜,挺失望。

对“出乎意料”的期待和作者“平淡无奇”的讲述背道而驰,

简直是见过的最糟糕的东野圭吾。

期待翻拍之作,希望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要的东野圭吾 都在这里 (贰)~东野圭吾の黑暗之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rc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