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熵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忍”字上刃下心,刃即是刀,心有的古诗将之解释为“一钩新月三点星”,合起来就是心上放着一把刀,为避心受伤,所以心要老老实实的待在那里保持不动,也许这就是歌词里所说的,心不动,则不痛。然而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的动物,想保持面对世间万物都不动心,想想都难。那么,如同大禹治水,既然不能堵,那就通嘛,正所谓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其实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忍是压抑自我的本心,压制真实的情感,问题是这些非但不会消散,反而会不断积累,没有“泄洪”,迟早都会决堤。
那么怎样才能既可以不忍,又能无伤呢,答案是四个字——心智建设。
《道德经》中有句话: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当一个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便会对很多事看淡,世间的很多事情非但不会让他们产生痛苦,反而成为了丰富自己人生的养料。当然,也有很多人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去经历大事,但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炼,通过多读好书来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和人生境界,正像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的,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它需要我们内心对外物的强大感知,也需要我们内心温润、柔软而丰富。《小妇人》中有句话叫“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沧桑而愈益温厚”,仁是一种小爱,但同时也是一种大德,而仁的核心是用心,用心对待父母、用心对待朋友,所以孟子才会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