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打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俗话说“棒子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等一些崇尚以暴制压教育方式。站在家长的角度来看,都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管教方式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也并非是错的,也恰恰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最有效最实用的,事实上,“家庭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创伤。三字经里面讲的“子不教,父之过”也确实印证了当下父母教育的无能。所以“棒子底下出孝子”也并非是全错的,也并非不适用现代社会。但是所有对孩子“以暴制压”的教育方式都是需要在一个合理符合的原则下,才可以得到适用。
那么做父母的应该如何肩负起孩子教育这个重任呢?
相信大多数的父母对于育儿教育这类认知还是比较缺乏的,多数父母认同的观念是、“棒出孝子多,严师出高徒”这也是多数父母继承的中国传统式的教育方法。经常见到周边的父母对自己的儿女打打骂骂,延续了老的传统。“打是亲”,骂是爱。那么真的“打骂”出来的孩子,孩子以后一定就会是有用之才吗?
对于“打骂”孩子的父母,我想父母形象一定是面目狰狞,嗷嗷大声,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长时间的打骂管教方式已经深深的扎在孩子心中,让孩子发生恐惧。这种恐惧在孩子心理上已经造成了孩子一些心理上的疾病。父母们经常会与其他家长交流探讨,可能经常会听到有些位家长说我现在的成就,就是给我爸打出来的,很多家长也认同这一观点,那么这样的父母大多教育的方式也是会延续上一代教育方式传承下去。
那么对于这种以暴制压的方式真的对孩子好吗?
父母会打骂孩子,一般都是孩子做错了一些父母不能容忍的事,如调皮捣蛋把家里的东西故意搞坏了,不肯做作业,等等一些小孩可能会犯的错误。
对于打骂的方式可能很多父母都会找皮带,数据线,电线,衣架等等有些家长甚至还专门制作一把打小孩的鞭子,有的还通过恐吓方式把孩子推送到家门口不让孩子进来。这时候孩子心理都是恐惧畏惧的,孩子也会意识到,是我自己做错事了。但是这样的打骂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对父母自然畏惧的心理,就像有些家长说,我一个眼神孩子就不敢“怕”了。
孩子对父母的畏惧由而会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受,爸妈为什么这样对我,父母不爱我了吗。等等一些奇怪的想法,这时候孩子不会去想我做错什么了,而是我想不管做什么事情父母好像都会指责我批评我。有些孩子性格倔强就是不承认错误,打也打了。反正也习惯了。如果让这种“打骂”孩子成为习惯,最后会对孩子心理上产生极大的危害。
慢慢到后期孩子产生一种逆反的心理,父母要求我做什么,我就是不做。等到成年后这种不服管不服输的心理已经深深的埋在孩子心中了。
以暴制压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今的社会
父母打骂孩子的愿望都是希望孩子能听话,不再犯错。这也是大多数父母的初哀。那么对于犯错的孩子,父母首先想到应该是通过何种理由方式去纠正孩子的错误,而不是直接以暴力的行为压制孩子的过错。父母需要一个“以理服人”的漫长教育方式。让孩子接受一种心理上的妥协服从过程。爱情故事里经常讲到“或许你得到我的人,但是你得不到我心”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那么通过“打骂”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产生恐惧畏惧心理。孩子如果犯同样的错误,就会以一种逃避撒谎的心理来面对父母的的惩罚、如果父母换种方式耐心去沟通以理去征服孩子的心,相反孩子也愿意去接受父母的意见。
“打骂”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造成恐惧,自卑。有话不敢言,有事不敢说,一种自卑的心理。
例如:孩子尿床了,不敢说,一直让裤子湿哒哒的也不敢吭声。就是对父母的畏惧心理。等等一系列案例,形成了孩子一种有苦不敢诉的恐惧心理。
还有一个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会让孩子产生一种疏远的隔阂。孩子的内心是天真的,他们只知道不打我就是好,打我就是不好的。经常“打骂”孩子,也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父母觉得这个教育方式最管用。但是这种方式是可怕的,对孩子来说也是可怕的。
孩子的生活性格习惯很多都是父母造成,父母应该自身找找原因。
那么对于父母来说,要求孩子做到的事,家长也应该能做到。不要认为什么事都是父母说的算。应该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榜样,孩子一些缺点正是印证了父母所存在的问题。孩子性格倔强脾气不好,这点都是父母身上传承影响的。不是孩子本身就这样。而是所在的家庭环境造成的。
“打骂”孩子都是为了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那是理所当然,家长也有权利这样做。父母与孩子的对立是上下级关系,就是长辈与晚辈关系。不是父母对孩子指责,孩子就必须无条件去承受。那么我们父母不妨把这种“打骂”的教育方式换成尊重放在平等的对立面。但重要是要讲究方法,讲究教育的方式。或许换一种沟通教育的方式会更好。小孩子是能够听的明白,也是能理解的。
父母所发脾气打骂孩子,多半是自我情绪管理失控,父母心智明显不够成熟,那么对比孩子来说这将是巨大的压力。当父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压力困难,而这时候孩子做错事,不按父母的意愿来做事,就很有可能把气发在孩子身上。
那么打骂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呢?
1.生理上的创伤,生理上的创伤还是比较少,如果真造成生理上的创伤已经属于“家庭暴力”了。可能有些父母以为打下屁股打下手,打红肿没事,但是这是错误的想法。每个孩子的皮肤抗体能力不一,虽然打红打肿,是极小的事情。但是事后有些孩子会造成严重的皮下血肿,重则影响休克等等......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家长也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2.心灵上创伤,这点对孩子的造成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家长经常会把“不要你了,把你丢了”这些气话挂在嘴上。虽然是气话,但是往往会给孩子心理上留下深刻的阴影。
3.自暴自弃,一些家长常常以“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久而久之,已经习惯了也开始感觉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表扬,而开始自暴自弃,反正做什么做不好父母就是打就是骂。孩子本来可以做的好,但由于逆反的心理偏偏不想去做。
4.逆反心理强,家长可能在“打骂”孩子过程中,发现孩子就是不认错,就算打也是不认错。其实这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幼小的孩子也谈不上什么自尊。小孩子现在也理解不了自尊。这种不服的心态往往也是父母造成的。
5.暴力性,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不难发现自己家的孩子。动不动就喜欢打人,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如果有这样的习惯多半也是受父母的影响造成的。
6.说谎行为,孩子被打后,可能妥协了。但是慢慢为了不被挨打就学会撒谎,孩子渐渐不敢对父母讲实话,或者找理由来避免挨打。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养成会说谎的孩子。
7.仇恨心理,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也形成不了仇恨的心理。但父母经常“打骂”会让孩子渐渐疏远父母关系。如果再大一些的孩子会产生“还手”的心理。日后也可能发展为“仇恨”的心理。
家长们或许会觉得事实上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很多事实的例子,已经摆在现实社会中。所以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贝儿TV寄语: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天真”的,父母不能以自己同等的价值观,社会观去教育孩子。孩子不懂父母烦时的压力,不懂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懂这个事是不能做的,不懂做错事会发生的后果,等等......对待孩子需要真诚加倍的付出,学会以“心”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对于父母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理性理智的去思考。当然一些原则上的问题是不能惯着孩子,不能以娇宠的方式去对待,这样势必还会有另一个“李天一,另一个逆子临死前想吃母亲一口奶,最后咬下母亲的奶头”的类似案例出现。父母所需要树立是另一种威压性。但是这种威压性可以以惩罚的方式取代打骂的教育方式。事实上证明,换另一种沟通平等的方式教育孩子。更加能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处理问题。如果父母能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你会发现孩子会慢慢变得更加“懂事”更加“乖巧”。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让我们一起传送正能量b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