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年轻同事讨论专业问题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不成熟心态,回想自己当年也是或多或少有过这些心路历程,忍不住做了一下总结。
观念一:自以为是。
特点:得到一些客户的口头表扬,就开始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已经是专家,自己的专业判断是被客户认可的,不再认真思考方案的可行性和可以提升的不足之处,反而在听到领导和同事提出的置疑时,常常用“已经跟客户沟通过了”“客户已经认可这个方案了”为挡箭牌,不思改进。
我现在的观念:殊不知大部份客户实际上都不是高水平的专业选手,否则找你干什么?你的结论被其认可并不代表这是真正高水平的解决方案。多年前自己苦心构思的项目方案,现在回头看,存在各种问题和变化,所以一定要持续关注项目进展,持续反思和置疑自己的解决方案,才能不断进步。
观念二:不屑一顾。
特点:初涉一些新领域的项目就认为自己是该领域的专家,对客户、同事和领导的意见不屑一顾,认为他们在这一领域是门外汉,他们的置疑完全是因为他们不懂。
我现在的观念:各种专业领域之上是有一种共性不变的东西的(有点像是一种技术哲学),这些东西使得我们能够快速地从这个领域的经验理解和领悟到另一个领域的道理,甚至解决另一个领域中的难题。所以虽然有些专业是新领域,但是与其他专业中共性的问题是非常容易被经验丰富的前辈看出来的,他们的意见超越了专业知识范畴,是一种专业智慧。如果你不能分辨出来哪些是知识层面的问题,哪些是智慧层面的问题,那只能是你的智慧的段位不够。
观念三:强调自我
特点:将成果总是强调成是〝我〞的成果,甚少提及团队成员的价值,并将所有的东西都调整为自己的方式(版式、语言表述、界面风格……)
我现在的观念:虽然人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完全自己创造一个作品的心理情结,但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专业成果真的绝不能靠一个人,也绝不可能靠一个人独立完成。谁还要以为自己一个人全能包干,那么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熬夜,纠结的强迫症和一个内容单薄的成果。
观念四:不可一世
特点:参与了几个项目,做出来一些成果,在没有任何可量化判断其成果的价值水准的情况下,就开始跟其他人比这比那,认为自己比谁谁强,认为自己不比谁谁弱,认为自己很牛了,凭什么谁那样我这样,要求兑现自我价值,要求加官进爵。
我现在的观念:事实上,你有没有解决客户的问题(客户到底有没有因为你的成果爽快地将款结清,甚至有书面的认可),有没有解决部门的问题(你的努力给部门带来多少盘源?多少创收?或者明确提升了部门影响力?),有没有解决领导的难题(领导目前着急要解决的问题被你解决了多少?关注的方向是不是你现在在做的东西?),如果你既没有创造价值突出的亮点,又没有解决以上各方面的痛点,你那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一厢情愿的逻辑(因为我专业成长了,所以我应该晋级升迁涨薪了)是根本不成立的。
观念五:牢骚抱怨
特点:有的人稍微加班熬夜,就开始计较多劳多得,抱怨工作的性价比不高;更多的人急于求成,虽然愿意加班,但是要求马上见到实际回报,如果半年内见不到回报就立即负气而走。
我现在的观念:加班熬夜的真正原因是“不懂不会”这四字真言。作为专业上的菜鸟初哥,最重要的回报就是“学懂学会”,专业成长是最重要的。组织中衡量员工价值的公式可不是用加班时间长度来计算的,而是需要解决的项目难点和项目成果在客户那里兑现的回款金额计算的。如果新人在组织中急于索要回报,甚至连一年都熬不下来,那就代表这种人不能融入组织,流失甚至不见得是坏事。
观念六:自诩专家
特点:在专业上有过一两年的积累,开始自诩为专家,开始非常主观地对项目进行判断,言辞之间对领导的意见不服,对客户的问题轻视,对同事的意见不屑。
我现在的观念:这是典型的“半瓶晃”现象。在我看来,简单的专业领域也需要两个项目入门,五个项目深化;对于复杂的领域,如旅游地产,产业地产等,更是需要更多时间和项目的积累。两年时间成长起来的,能到半吊子水平已经不错了。“半瓶晃”现象一般都出现在自视较高的人身上。
实际上,要看一个人的专业水平,可以看:能不能总结出来10个以上的客户关注问题?能不能总结出来5个以上的关键技术难点?对于每个技术难点有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对于专业上的操作流程有没有比较清晰的全局认知?针对各个环节是否知道关于人、财、物、时间等方面的5个以上的具体细节?有多少自己总结出来的非报告类专业成果?你实实际际看过几个国内国际的项目?……如果这些东西什么都没有,或者寥寥无几,那还是趁早有点自知之明,赶紧放下傲气苦心修炼去吧!
文章版权信息
- 原文作者:李公子的博客
- 原文地址:http://blog.vsharing.com/ligongzi/A1628233.html
- 本文关键词:心智成长,心智,观念,错误,新人,职场
- 版权声明:本文由做自己的CEO团队转发,所有版权归属原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