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02-14

2022-02-14

作者: 爱萍 | 来源:发表于2022-02-14 12:28 被阅读0次

    庄子:超然物外,回归本真,寻找生命的真谛

    《庄子故事》

    作者:王新民

    解读:爱萍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学派著书立说,争先恐后的弘扬自己思想的正确性,普遍存在以自己的理论,去战胜或说服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庄子就出生在这个大变革时代,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思想,他追求的是一种绝对的自由,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一体同源,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庄子有一种大爱,他在哲学上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他的文字在文学上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他的文字幽默有趣,

    《庄子的故事》作者:王新民是兰州大学的讲师,曾专门研究过庄子,对庄子的身世、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文章的美学价值等都有精深的研究

    本书是一部传记小说,再现了周的身世、人品和学问,以及他所处战国时代的历史风云,将历史性、学术性、文学性有机地融为一体,深受读者和专家学者的喜爱。曾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推荐优秀传统文化读物。

    01.率性任真,非毁礼法

    庄子出生在在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叫蒙的地方,他附近有一条河,他最喜欢到小河边逗鱼玩,常常看着游来游去的鱼儿发呆。

    他聪明好学,但是,看着那些仁义礼智的圣人之书,心里就产生疑问:读书有什么用呢,读书难道就是为了当官,对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又有什么用呢?

    在蒙山脚下有一座私塾很有名气,父母把他送到这里读书就是想让他将来能出人头地,他很聪明,书上的文字很快就能倒背如流。常常问一些问题,把先生都难住了。

    有一天,他问老师,人为什么要长大,儿童时期是最美好的,有着天然的纯真,无忧无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长大了反而受各种约束,为父母而活、为国君而活。还学会了世俗的一些恶习。

    惠施反驳他说,你也太幼稚,逃避现实不可取,我们要创建一个美好世界,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凡事多思考是庄子的特点,正因为,他遇事会从各方面去总结去探究它们的底层逻辑,才有了思想深奥的庄周。保有一颗纯真善良的童真正是他的可爱之处。

    02.南游楚越,探访古风

    庄子一直向往南方,他离开家去到楚地这也是他的理想之境。

    在《逍遥游》中他可以让河里的鱼插上翅膀腾空而起一直向南飞去,无拘无束,这何尝不是他自己想要到达的境界。

    在当时诸侯称霸,有谁会为百姓着想,庄子身处的宋国还停留在周朝没落的阶段,崇尚儒家思想,故步自封,发展缓慢。楚国和越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先进思想活跃。

    他离开家乡到楚国一路上看到很够新奇的事情,加深了他对老子的道和德的理解,为以后奠定庄子学说打下基础。

    比如,他遇到骷髅,和骷髅对话这一段,让他彻悟生死不过是另一场生命的起点。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庄子认为人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必须突破自身的界限,视生死为一途,和宇宙融为一体才能才能获得自由。

    他在南越遇到村落里有人去世,而家人和朋友们不悲伤反而载歌载舞,为亲人送行祝福,他们认为,人的生命是神灵赋予的,死后又回到神灵的怀抱,只有祝福没有悲伤。

    庄子说:“在上与造物者同行游,独与天地之往来。”

    庄子的“道”是宇宙生命的标记,归根到底是人的心灵在自我超越中达到最高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内外合一的,因而才是自由的。

    这种精神的自由获得,靠的是生命体验,而不是可观认识。

    说到底,人最终能安然栖居的是自己的心灵。

    03.傲视王侯,与天为一

    有人说,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庄子,只要你明白庄子说什么,任何人生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庄子是一个哲学家,他能把哲学的辩证思维,用寓言故事讲得生动活泼,让人一看就懂,他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庄子》中的人物大多是他杜撰出来的。

    庄子持才傲物,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

    比如,他离开家乡准备去找在魏国做了宰相的惠施,惠施听到庄子要来很惊慌,他怕庄子会取代自己的位置,就想方设法阻止他,聪明的庄子想出一个办法,就让一个小孩押送自己来到相府面见惠施。

    为了表明来意他就给惠施讲了一个故事:在南方有一种鸟,其名为鹓雏(凤凰),从南海开始飞,一路向北,这只鸟儿只在梧桐树上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醴泉水不喝。因为它怕弄脏了自己。

    有一天,有一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你是想夺我的食物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人视为珍贵的事物,比如名利,但是在他看来,名利就是过往云烟而已。

    有人说:贫穷,是人类艺术的源泉,使人灵感的赐予者。这正是庄子的写照。

    比如,有一次,庄子去见魏惠王,穿了一件很破的大衣,上面还打了不少的补丁,鞋子也是用麻绳系着的烂鞋。魏惠王见了就问他:“你怎么这么贫困潦倒啊?”庄子回答:“大王啊,我是穷了点,但是,我可并不潦倒”。

    在庄子这里,他把“穷”划分成外在表面的东西,但是精神却是丰满,不潦倒。庄子虽然穷,但他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也就是对于精神的追求。

    正如苏东坡所说:“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就象我们很多人,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却忘了精神世界的丰富才是真的富有。

    所以即使生活富足依然不开心,因为很多人,总是认为烦恼来自于外界,其实我们自己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有自己的志向,不为权,不图利。庄子不在乎锦衣玉食,他要的是自由。庄子对功名利禄的看法足以说明他的“傲”。

    正如李白诗中讲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如今的我们,以为丰富的物质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自由,却发现过多的东西成了生活的负担,在物欲横流的世界,精简对物质的欲望,更是一种智慧。

    所以,我们要学会不断探索出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被欲望捆绑。

    写在最后:

    庄子是率真的,他用童真的眼光看世界,向往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同时他看待生死的超脱,对功名利禄的傲视以及他所追求的一种精神的丰盈。为后世的人们提供精神依托。

    人活着不一定需要很多物质上的东西,当真正抛开那些束缚我们的外在因素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快乐。

    庄子说:“物物而不于物,”我们应该驾驭外物,而不应该被物质所奴役。

    人生的真谛最终应该回归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上,真正的幸福感应是生于物而又超然物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02-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vc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