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天下敖然,若烧若焦。
人常讲:不忘初心。来到苏丹已有三年,无尽忙碌的日子不让你驻足,“初心”便无暇顾及。
静下来说说苏丹,忽不知从哪儿谈起。伊斯兰文化?民居民俗?饮食习惯?
且从“初心”开始吧,想来只一个“热”字。
第一次漂洋过海,穿越时差,中转航班延误十几个小时,终于到达苏丹。下了飞机,头昏脑涨分不清白天黑夜,哪里顾得上异域风情?
刚踏上这片土地,干热的空气旋即包裹了自己。三年,在它的怀里欢笑、流泪,此生都无法忘记。
初次惊觉“原来可以如此之热”是在五月的一天,奔走在柏油路面,也许从国内带来的球鞋鞋底太薄,脚底居然被烫到。不得不加快迈步频率,好比两只手交替拿一块“烫手的山芋”才不会受伤。
喀城的房间,大多同时装有空调和电扇。外联工作做多了,就发现一个规律:欲知领导官职高低,感受他们办公室的温度便可,通常越身居高位,办公室越像一个冰柜。
逐渐习惯了空调电扇永无宁日地嗡嗡运转,在停电的刹那,第一反应是嗡嗡声消失了,耳根清静了。然后才是身体回暖,心浮气躁。
停电的时间一长,人们会纷纷到室外去。哪里有树,哪里就有茶摊,哪里就有聊得火热的人们。机场路有大片的草坪,苏丹人在上面踢球,有人做完礼拜,就地一躺,在车水马龙声中浑然睡去。比起担心衣服会脏的中国人,我很羡慕苏丹人大地为席的惬意。在喀城,不必担心睡在哪儿会着凉。
一天出去办事儿,工作人员都午休去了。艳阳高照,毫不犹豫地找地儿睡觉去。躺在尼罗河岸,菶菶萋萋中听河水潺潺,不一会儿就前世今生去也。
我极易出汗,在苏丹的天气里,还没开始工作,汗水就已经汹涌而出。抽着烟,滴落的汗珠熄灭了烟头。满头的汗又被一遍遍晒干,脸沦为一块盐碱地,终被同事冠以“水娃”之名。而苏丹的穆斯林,虽被传统服装包得严实,却很少见到他们出汗。春节回国,见到留学兰州的苏丹学生在寒冬腊月瑟瑟发抖,他们无法忍受兰州的冷就像我无法忍受喀城的热,即刻带他们涮羊肉暖身子去了。
曾住在天台,房屋受阳光直接暴晒。洗澡是从不需热水器的,甚至要选好时间,时霭霭而诵经起,速速洗澡才不至于被“烫”到。
买饮料时,除非特意要求,都是加了冰或是冷藏过的。苏丹人会不解地问我:为何中国人爱喝热水?难免从气候环境养生之道铺开谈去,“喝热水”竟是中国文化呢。
环境影响语言,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用不同的词代表不同的雪。坐在六月的出租车里,流火般的风烘烤着脸颊。司机看着我睁不开的眼睛,说“撒木木”。是啊,“撒木木”就是苏丹独有的语言,勉强翻译成“热风”罢。
后来知道苏丹话里有露天铁皮的“热”,有自来水被晒后的“热”,也有途中因炎热干渴而死之人的“热”。
喀城外,去金字塔的途中,磝磝秃白,不生黍稷。喀城内,但凡有人家处,路边都备有水和杯子,供路人饮用。可见水在这片热土的可贵。
喀城,世界“三大火炉”之一,早已和中国的“火炉”武汉结为兄弟城市,高层和民间往来频繁。背后大有惺惺相惜的意味。
喀城,若你不想被她灼伤,唯有加倍地燃烧自己:燃烧的喀城,燃烧的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