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伙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了,连义务教育大纲里面都有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条,那今天就唠一唠心身疾病8。
废话不多说了,直接开团:心身疾病是心身关系里的一个种类,心身关系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心身反应、心身障碍和心身疾病。
心身反应有些条件反射内味儿的,只不过这个刺激是精神性刺激。最常见的类似于你愤怒的时候血压会升高,害怕的时候打冷战,铁拳绕后切你的时候心跳加快等等。一般刺激没了,相关的生理反应也没了。
心身障碍和心身疾病算是理论分法,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心身障碍的。
这俩区别在于:心身障碍这玩意是纯心理的,类似于娜娜莉(《Code Geass 反叛的鲁路修》中女性角色)的眼睛,完全是因为geass造成的心理障碍看不见,眼睛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而心身疾病则是被精神性刺激搞出来的器质性病变,有些一夜白头内味儿,讲究的就是这种不可逆的感觉。但是这俩你看我在这哔哔赖赖得好像很好分辨,但是临床上有时候还真很难明确,因为人的大脑实在是太复杂太复杂了,很难知道到底是不是纯心理的问题。
后来这俩在ICD-10(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里就一个叫法了,带牛们觉得叫disease不合适,都得叫disorder了。行,带牛们说得对,不过其实在实际中还是按老叫法疾病和障碍区别着叫的。
狭义的心身疾病其实就指一些因为心理社会性因素导致的躯体疾病了。比较常见的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肠易激综合征。
这里面,冠心病唠起来比较直观,所以就唠这个了。
这个事儿得从美国一位叫弗里德曼的研究者和他的团队在研究心脏病时候顺便给人格分了个类开始说。
弗里德曼和他的团队本来是搞心脏病治疗的,但是治着治着发现冠心病怎么每届病人都nm搞人心态[哼]
于是弗里德曼就搞了个跨服研究,给人的行为模式分了个类,然后发现冠心病患者还真大部分都是搞心态行为比较多的人。弗里德曼直接给这些搞心态的行为起了个名叫“AIAI反应”,即恼怒(aggravation)、激动(irritation)、发怒(anger)和不耐烦(impatience),又管这种行为模式叫A型行为模式。与之对应的是谦和有礼的B型行为模式,和又名“忍者神龟”的C型行为模式。
弗里德曼毕竟没有弃医从心,他给行为模式分完类之后把他的研究发现用在了冠心病治疗上。疗效还挺好:遵守医嘱减少A型行为的患者,比依然乱生气的患者显著改善了冠心病的预后。所以气大伤身还真是有道理的,后续的研究还发现愤怒和敌意在男性CHD患者猝死这一块一直是可以的,所以兄弟们,保护心脏,从一点一滴做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