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说写,共同成长
武伟娜老师《遇见新教育》讲座通过自己带孩子进行说写课程训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专业成长的老师——接受新教育实验、领略说写课程熏陶、有大咖教育精英引领。一个有长远谋划的说写课程——让孩子在分享、喜悦、震撼中亲其师信其道,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有存在感、尊严感、成就感。一个有独特韵味的班级——师生有向心力,班级有文化熏陶,学生有审美追求。
然后武老师又聊到晨诵、午读、暮省在新教育说写课程中的内涵以及家校互联在教育未来沟通中的重要的桥梁作用等。武老师这次娓娓道来的分享,是以智慧爱筑造精神家园的典型案例,给我们说写课程训练做出了榜样!
听了陈洁老师的《说写金话筒 》课程,感受到张老师的说写智慧,也是如沐春风。
首先 说写训练有仪式感。这是很多老师经常提到的,但是真正做到,就会有不可意料的效果。其次说写训练中让每一个学生来展示自己,让阅读、电影、生活、写作进行无缝衔接,让学生在说写金话筒 的引领下更加自信。第三说写课程解决实际问题。张老师说的两个同学打架,用写过程来平复心情,这个方法真是不错,既让孩子在写作中梳理事件的前因后果,有给他们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机会,还能通过写作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几得啊!这一做法和我们六年级实行的事件说明书有异曲同工之妙,孩子们通过就打架事件的说明记录,心情也平复很多,再重点说出事件的关键点,孩子们多半会主动握手言和,老师也省却了评理的环节,这也是说写课程的奇效之一吧!我很赞同陈老师的观点。
不得不说,陈老师在说写课程中引领的很出色,我真心向陈老师学习,更期待下一届学生,也能像陈老师那样,用说写金话筒课程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两位老师的分享铸就了他们师生共同进步的足迹,那作为成年的老师呢?我们也像武老师说的那样,教师要有专业成长,而且在专业学习路上还要有高人的引领才能更快的成长。于是我又一次想到我们的打卡群,如果说读书、听老师讲课学习是一种外在的输入的话,那么每天的打卡写作呢?这应该就是一种知识的内化吸收,然后形成自己的文字输出的过程,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了这个打卡平台,能够相互学习,进行思想的交流碰撞,“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我们彼此还是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流分享后,就会彼此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思维空间,如果将这多个思想在融合、提炼,说不定会有新的思想产生!”这就是说写课程的独到之处吧!对于学生能够提升,对于老师,坚持下去,也会有“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创造奇迹”的幸福感。
所以,我说,遇见说写,我们一起成长,这就是新教育人最美好的未来!
(本来准备今天晚上完成课程作业的,但是听到说写课程中两位老师的分享,便不由自主的写下这篇文章,与大家共享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