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敦煌

作者: 志睿以行 | 来源:发表于2019-08-20 20:36 被阅读0次

      昨晚入睡时匆匆浏览了朋友圈,刷屏的算是习大大终于来甘肃了,首站是敦煌,圈友似乎都有种终于等到你的喜悦与兴奋,,本来想趁机也写写我认为的敦煌,奈何夜已深,想想还是洗洗睡吧。

      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经历了千年变迁,敦煌依旧在那,中国永远在这!今日之敦煌已不是敦煌之敦煌,而是世界之敦煌!

(一)缘起

                第一次与敦煌结缘源于经典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员浑厚的嗓音配上空旷的镜头以最质朴的方式打开了她的前世今生,而后图书馆的那部略带武侠色彩的《大敦煌》呈现了她置于江湖中的刀光剑影,而刀郎也用那首《大敦煌》唱出了敦煌的沧桑与坚韧,似乎唯有刀郎歌喉才能诉说她的千年一梦。不知不觉中,总是刻意留意关于她的信息。

随拍

(二)邂逅

            时光要倒回两年前,抓住2017年4月的尾巴我和熊约定走一趟河西走廊,最终目的地便是敦煌。兰州~张掖~嘉峪关~敦煌,一路向西,越过山丘穿越荒漠,4.30下午我们来到了心心念的佛教圣地~敦煌,于是便开始了为期两天的短暂邂逅。

(三)感知

              踏着黄昏拖着疲惫的身躯我们到达了预定好的宾馆(好像是大龙宾馆),在简单的修整后便开始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

第一站:沙洲夜市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城沉浸在一片安谧而祥和的气氛中。迈过两个十字路口我们就来到了夜市现场,古色古香的摊位以及本地各具色的各种纪念品比比皆是,敦煌莫高窟明信片、飞天刻画、纱巾、绒布骆驼等等,最吸引我的是几个年轻人在卖乐器的商店门口用双手呯里啪啦一段乱拍,但真的很好听,那时就在想如果是我那真成噪音了。游人摩肩接踵,大家都怀着一颗谦逊和好奇的心不想错过任何一种视觉享受,都在争分夺秒的感触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

第二站:敦煌莫高窟,鸣沙山

          可能有人没听过敦煌,但没有人没听过莫高窟,毕竟她的名声驰名中外。莫高窟,据说是一个叫乐遵的和尚行至三危山时看见远处佛光闪现便开始开窟造像,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寄托心灵的归属感也效仿他的行为,久而久之就成了今日的莫高窟。进入莫高窟前首先是进入数字展示中心,立体式的装置呈现了其中最精美的壁画,虽然看不懂,但确实很漂亮,说实话我的头还是有点晕。进入莫高窟洞窟后,只能跟随导游转,洞窟只是部分开放,精美的壁画有的较为完整镶有金边,有的只留下暗淡的壁画,这些正是强盗留下的证据。出于对佛像的敬重我没有拍照,一边看一边忘,但给我最震撼的是:

一尊坐式佛像,直视过去表情很严肃,但导游的电筒一照蹲下看便露出两个深深的小酒窝笑开了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随拍

          出了莫高窟便能看见几个圆寂塔,想必肯定有一个是王圆禄的,但哪个,我也分不清,不过一切都随风而逝了。层看过一篇文章说虽然文物遭强盗洗劫,但这不能怪一个道士,而要看时代背景,王道士当时也曾向官方反映,官府却以没钱为理由置之不理,他也要生活也要塑像,而外国人变成了最好的经济来源。

随拍

          下去乘坐公交车去了鸣沙山,看月牙泉自然也少不了的,三面环沙竟然能有全本身就是个奇迹,至今未干更是奇迹(不过据说现在拉的是自来水,其实也没关系,大家相信美好就好何必纠结。)

第三站:玉门关,敦煌魔鬼城

          历经沧桑,玉门关只剩下一个方形土堆,汉长城也只有茅草见证着他过去的辉煌,魔鬼城也诠释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旅程很快结束了,敦煌给我的印象是太干净了(晚上一场沙尘暴,结果第二天街道没有一丝灰尘),不愧是旅游城市,而且人也特别热情,外地人没有丝毫的陌生感。

献给敦煌:

边塞小城
千年烽火旅未尽
轻鸣流沙
浩瀚星辰音犹续

空中蛟龙

丝绸之路耀如初

漫舞飞天

本色不改又敦煌

          这次短暂停留我不知学到了多少东西,但确实感知了真实的敦煌,也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今天给我爸说:你看习总书记都去了,,,。爸爸笑了。。。

(ps:只要是甘肃户口,5.1之前参观鸣沙山都是免费的,可是当时我们不知道,正好五一去的,工作人员都替我们惋惜。)

我与敦煌

       

相关文章

  • 我与敦煌

    昨晚入睡时匆匆浏览了朋友圈,刷屏的算是习大大终于来甘肃了,首站是敦煌,圈友似乎都有种终于等到你的喜悦与兴奋,...

  • 敦煌,我的梦

    敦煌,我的梦 虽然,这次与你失之交臂 却仍然向往你的怀抱 敦煌,我的梦 你的辽阔,你的风沙 都让我向往 敦煌,我的...

  • 艺术与敦煌(2018年5月25日)

    艺术与敦煌(2018年5月25日) 我似乎对楼兰与敦煌带着一种很独特的情绪。敦煌的飞天,在我心中就仿佛是一场梦一样...

  • 书评|| 图像学之外—评王惠民《敦煌佛教图像研究》(三)

    二、王惠民先生的敦煌佛教图像研究方法 纵观王惠民《敦煌佛教图像研究》全书讨论的问题,与敦煌研究院以往的敦煌石窟艺术...

  • 内心安定,哪里都是归宿

    我感觉自己是长在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条。我离不开敦煌,敦煌需要我,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我问我敦煌尽力了!不...

  • 莫高精神——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

    我感觉自己是长在敦煌这颗大树上的枝条。我离不开敦煌,敦煌也需要我。 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 我为敦煌尽力了...

  • 我与敦煌小镇的故事

    我与敦煌小镇的故事 第一篇 初遇 有一天,我漫步在党河岸边,看着党河水波荡漾; 思索敦煌的历史文化; 在敦煌这个神...

  •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敦煌的好书,樊锦诗写的《我心归处是敦煌》。书中不但记载了她五十多年在敦煌的生活与工作,更是...

  • 人人都需要找到心灵的归宿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在《我心归处是敦煌》中如是说,我感觉自己是长在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条,我离不开敦煌,敦煌也需要我,只...

  • 寻找心灵的归宿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在《我心归处是敦煌》中如是说,我感觉自己是长在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条,我离不开敦煌,敦煌也需要我,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敦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zy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