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会因为一些莫须有的东西止步不前?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走向财富的脚步?
本次银行家培训中,马丁老师带领我们从真实案例中走出迷雾。
关于生孩子是不是要送红包的点,本次参加游戏的资深银行家沙沙提出了疑问,她的看法:
给的人:处理零钱 → 收的人:不在乎
结论:穷人可以给很多,富人就不必了
问:联系现实中红色炸弹,如何处理。
其实沙沙提出这个点,我挺好奇为什么她会在意这件事,也很疑惑这和财商有什么关系呢?
这时本次游戏银行家燕子补充说,沙沙全杠杆买入1元股,一时现金流受困时,她给了沙沙1w资助,沙沙在后期给了她30w的赠与。
这里貌似情感和财商的联系出现了。
马丁老师几点提示
1.从游戏的角度来看,给红包的多还是不给的多?原则:不给负面的印象
2.现实中对于可有可无的帮忙,会给100倍的回报吗?很难成功。
3.当收入远远高于支出时如何处理?
4.30w的赠与是帮还是害?无意义,违反规则。
这时燕子补充说,沙沙杠杆很大,但以她的经验可以判断出沙沙成功概率很大,所以沙沙有需求时,她抓住了机会,给了她1w,并声明,发达了回报即可,不论多少。后来沙沙拿到150w,并宣布买大买卖,燕子提醒她昔日约定时,沙沙让她抽大买卖,不悦,不抽大买卖,后来失业的时候,沙沙给了她20w,最后沙沙出圈又给了10w。
故事到这里,其实燕子回答了老师的问题,现实中对于可有可无的帮忙,会给100倍的回报吗?燕子答:的确值得回报。
不得不说,燕子的处理方法很有逻辑,有几个点:
1.有眼光,能发现机会。一个是因为她对于游戏的熟悉,另一个是她对于沙沙的熟悉。
2.敢付出,1w对于没出圈的人,不是小数目,而她敢赌。
3.需要回报的时候,明确提出要求,目标清晰,这很可贵。
但是,现实中对于可有可无的帮忙,会给100倍的回报吗?我依旧觉得不会,事实上沙沙也没有给,原因:在刚刚获得巨额财富时,沙沙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出圈,这点毋庸置疑,是正确的做法。而此时燕子提出分利益其实不合适,当然结果也是被拒绝了。
那究竟是什么让燕子觉得自己是对的呢?我想应该是那句“遵守承诺”吧。在这种时候,提醒自己的战友,她没有遵守承诺,真的是个好动作吗?然后燕子拒绝给沙沙抽大买卖,那么联盟瓦解了吗?
转机出现了,沙沙在燕子失业的时候给了燕子20w,这时我想起沙沙一开始说的:
穷人可以给很多,富人就不必了。→果然侠义心肠。
这样的侠女却在问一个问题,生孩子要不要给红包?是哦,别人给个10快,20快的,我却还要说谢谢。不如不给来地爽气,所以沙沙说,不给,但是会给需要的人很多。
看地出,沙沙是个真性情的姑娘。而这样的姑娘,曾被指不遵守承诺,正是这样的姑娘,才会问要不要给红包。
现实中对于可有可无的帮忙,会给100倍的回报吗?
其实,对比接受过你帮助的人,帮助过你的一次的人更容易帮助你第二次。这就是答案了。
假如我们的潜意识必须在深植的情感和冷硬的逻辑当中做出抉择,情感几乎是每战必胜的。我们所做的决定只有10%来自逻辑,而90%来自情绪。
为什么我们总会因为一些莫须有的东西止步不前?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走向财富的脚步?
多情总为无情苦,期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论情感与财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