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了多年书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读了多年书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作者: 叶微羽 | 来源:发表于2023-01-15 17:00 被阅读0次

    许多青年学子都认为寒窗苦读进名校就是为了拥有名校身份,就能有好工作,拿高薪,获得更高社会地位。名校毕业就意味着比普通人更优越。

    然而,越来越多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发现根本不是想的那样。读了那么多年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长期占据知乎热榜。

    著名经济学家E.F.舒马赫在他的畅销著作《小的是美好的》中解答了我们的疑惑:

    我们的任务——以及所有教育的任务——是理解现在的世界,理解我们所生活和经历的世界。

    在作者看来,年轻人迷茫混乱的状态就是由于教育的核心信仰出了问题。如果问题不解决,教育就会成为毁灭的诱因。正如谚语所说:

    最坏的结果来自最好的事物。

    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得出这种结论的。

    一、科学无法让我们理解生活

    我们的科技水平从未达到如此的高度,我们对科学和工程的教育也投入了更多资源。然而,即使掌握了足够多的工程原理和科技手段,我们仍然对怎么能够过好自己的生活感到疑惑。

    即使毕业了,我们还在不断学习。我们看着别人更自律,看着别人读了更多书,想想自己不进则退,不敢躺平。于是,我们希望借由保持学习的状态,让自己感觉更有价值。其实,连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这么努力到底是在追求什么。

    E.F.舒马赫认为,我们真正追求的是能让我们理解世界和自身生活的思想。当我们理解一件事时,我们会有参与感,当我们无法理解一件事时,我们会有隔阂感。人们口中说着“我不知道”,实际是对世界的不理解。

    隔阂感会衍生出孤独和绝望,而科学的成功,人类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这种隔阂越来越深。E.F.舒马赫对这种说法的比喻很有意思。

    如果我从未听说过热力学第二定律,那么作为人类,我错过了什么?答案是:什么也没错过。如果不知道莎士比亚,我错过了什么?答案是整个人生,除非我从另一个渠道理解了同样的思想。

    科学无法带给我们生活的智慧。科学可以用于专业研究,但完全不适用于对生活和对世界的解读。那么,我们受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二、教育的目的是服务社会

    我们读书的目的一般都是父母灌输的。“努力读书就能上个好大学,就能找个好工作。”父母对我们教育的指标往往就在高考完就终结了。然而,教育的目的就是找个好工作吗?

    回想一下1977年,尽管条件艰难,国家还是恢复了高考。那时,国家急缺专业技术人才。只要能通过高考的人才,经过几年教育培训,直接就被分配到各行各业。那时的高校毕业生只想着回馈社会,服务人民。

    再看看我们现在,进入名校就像进入了特权阶层。毕业于名校的人聚集在一起,确保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不会侵害他们的权益。

    列夫·托尔斯泰形容这种情形就像:

    我坐在一个人的后背上,扼住他,让他背我;同时对自己和其他人说,我很对不起他,我想通过任何可能的手段减轻他的负担,但是我不想从他的后背上下来。

    如今,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受教育的人自己服务。我们希望通过教育跨越阶层,将自己与普通人区分开。人们想方设法在大城市发展,很少有人会愿意到真正需要人才的穷乡僻壤去贡献力量。

    当教育的目的背离了初心,不再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教育变成了“特权的通行证”,问题和矛盾也不断涌现。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呢?

    三、我们需要的是德字当头

    想想我们的孩子是怎样的学习状态?对所有学科一知半解,强迫花大量时间忍受他们不想学的学科,同时禁止他们接触想要学的学科。这样的教育不可能是正确答案。

    不知道家长们会不会感到奇怪,学校里面都是专业的老师,为什么孩子学完了还是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问题不是老师的知识不专业,而是在教授这些科学时不能帮助孩子理解科学的前提、科学定律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自然科学在人类思想中占据的地位。

    就比如,我们告诉孩子,爱因斯坦通过想象人跑得像光一样快就得到狭义相对论。可是,我们并不会和孩子说爱因斯坦当时面对颠覆整个经典物理的无所畏惧。我们也不会说,由于爱因斯坦信仰世界的统一性和逻辑的一致性,才让他大胆假设时间并不是绝对的。

    人生信仰和道德观念这些形而上学的内容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主体。曾经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道德和信仰这些人生价值观是排在第一位的。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传递一种价值观,也就是如何对待我们的生活,其次才是传递专业知识。

    有人问成龙会选择和什么样的演员共事,成龙回答道“先做人再做事”

    人们常常感慨读书无用,然而,我们是否应该想想,需要选择读哪些书呢?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回归教育的本质,接受前人传递的信仰,认真对待生活,努力理解世界,我们都能活成人间清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了多年书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ea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