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表达之七十六: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树木类)

表达之七十六: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树木类)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4-06-11 20:21 被阅读0次

诗词,尤其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象征是中国诗歌的生命线,“犹如心脏之于躯体” ,“没有象征, 诗歌就将失去力量”。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还有的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1.松柏。松柏正直,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2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2.竹子。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3.杨柳。“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1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写“行客”告别亲友远行之际,“上马”理当挥鞭启程,可他却“不捉鞭”,反而探身去折一枝杨柳。柳者,留也,在古代习俗中是作为惜别的象征。这一细节,正表现出其依依惜别的心情。而此时更传来了悠悠长笛之声,岂不更令人怅惘,别情难抑!诗前三句纯用叙事代抒情,不明言离愁,而巧妙地用“柳枝”、“长笛”象征离情的事物意象作垫衬,逼出最后一句“愁杀”两字。】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将别情用柳化成形象,以杨柳岸配合晓风、残月等意象,把自己与情人分别的凄惨之意描绘得淋漓尽致。】

4.梧桐。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长信秋词》)【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2)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3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此句描写潇潇秋雨的凄冷,营造了一种幽静凄凉的意境,表现闺中少妇深夜怀人的苦情。】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5.芭蕉。“芭蕉”和“梧桐”的意象差不多,都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1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李清照《添字丑奴儿》)【此句中“芭蕉树”作为词中的一个景物,体现了作者对故国、故乡的思念及回忆。借芭蕉展心,反衬自己愁怀永结、郁郁寡欢的心情和意绪。这句话中的“阴满中庭”则通过对光影变化的描写,更加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内心的愁绪。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2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吴文英《唐多令》)【虽然没有下雨,但芭蕉也会因飕飕秋风,发出凄凉的声响。这分明想告诉读者,先时有过雨来。而起首愁生何处的问题,正由此处蕉雨惹起。所以前二句即由此倒折出来,平添千回百折之感。】

(3)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冲《点绛唇》)【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6.折桂。比喻科举及第。《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1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尚且在开心过去的朋友已经科举及第了,(却)自己感伤我还在江湖漂泊(没有出士为官)。】

2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唐·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

7.怀桔。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1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

相关文章

  • 收藏:古诗词的35种艺术手法

    在古诗词中,有许多艺术手法,今天,跟大家分享古诗词中的35种艺术手法,了解了这些,无论是对于古诗词学习还是写作,都...

  • 娟子爱写作干货分享

    写作中的几种常用手法 1、象征 象征指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用某种具体事物的形象,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

  • 君诺讲稿《古诗词常见修辞手法》

    大体上来说,古诗词常见修辞手法主要有: 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象征、通感、双关、...

  • 蒋萍思维导图武林计划NO.34(读懂古诗词四)

    中心以两写意的仕女图来表示古诗词。从表达方式、手法、结构安排和修辞手法四个方面来阐述!

  • 鸡在婚礼文化中的寓意

    文图/李根勇 鸡在婚礼文化中,包含着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象征,是用有形的事物表达某些抽象意念的一种手法,也是民俗事...

  • 《白杨礼赞》资料

    1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

  • 白鹿原中的象征手法

    这两天太忙了,所以白鹿原就被冷落了两天。 今天想谈谈白鹿原中的象征手法。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只是我自己的想法。 鹿...

  • 语文阅读理解表达效果

    语文阅读理解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

  • 花草树木的象征。

    花草树木的象征 人们常常用送花来表示某种情感,久而久之,形成一定的共识。以下是常用的花的语言。 柏树:坚毅沉稳,希...

  • 修辞方法—比喻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8小类。通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表达之七十六: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树木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eu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