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商业演化的思考

商业演化的思考

作者: 懒人一坨坨GX | 来源:发表于2018-08-25 21:33 被阅读0次

    O2O的本质:对服务行业的改造

    一、效率是衡量商业模式成败的唯一标准

    交易流程越简单和标准技能越标准化的东西

    前PC时代的本质:生产一个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以及降低使用难度(鼠标+键盘+windows操作系统)

    |

    |

    微软的地位后期被苹果和谷歌替代(技术底层都是少数几家芯片公司:intel、高通)

    |

    |

    后PC时代的互联网公司本质:有效的组织文本信息,以便于能够降低所有使用者的消费成本

    以后,更多的智能终端变成了生产工具或者基础的个人工具--->什么东西会是被大量积累的信息?--->到了某个节点之后--->需要被高效的组织和相对低成本的消费--->这个取代键盘的答案应该是语音(那么未来人工智能的入口应该是语音识别)--->那么问题来了--->分析文本数据、分析语音的流、分析图片、分析视频的流、分析多维度的传感器信息,就变成了一个新的需要被高效组织和低成本消费的问题了--->这就需要强大的技术基础能够去分析这些数据

    二、不同的市场环境下,O2O模式面临哪些挑战

    Uber和Airbnb都属于监管市场

    评价一个公司的爆发力和成长性本质上:是由它跟原来的原来的市场解决方案的效率差决定的

    新市场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一个长期性上可以成立的商业模式,因为原来市场上并没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监管市场的突破需要历史特定性:Uber诞生于经济危机后量化宽松的政策,一旦突破,效率往往会大幅度提升(中国的监管市场更多)

    wework的历史条件:08年金融危机导致纽约次黄金地带出现空置楼宇

    构建一个没有存量的增量市场,需要两头教育,这是一个很花时间和钱的极有难度的一件事情

    自由竞争市场:

    一个充分竞争且充分竞争很多年的市场,那么意味着这个市场形成现在的产业链和分销(或者叫分层格局)是有历史原因的,且通常是正确的

    大行业:

    如果能有公司垄断其中的一环基本上已经不可能,有两环的话基本上就会阻碍这个产业链发展(垄断--->定价权--->剥削上下游)

    实例:找钢网

    信息撮合为主是没有真正意义提高钢材在线下的流通领悟当中的流通效率,无论如何也要很深的进仓储和物流

    所以:它原来形成的钢贸分销格局有它的必然性

    三、O2O模式的瓶颈在于利益分配机制

    中国14亿人口,就业人口大概8亿多

    40%在农业、30%在工业(农业和工业浮动不会超过10%),剩下来30%--35%才是第三产业

    今天美国有90的人口在第三产业(想想未来中国服务业的比率,很可怕,接近转移5亿人)

    中国就业三个特征:1、自由职业者很少 2、没有给小费的习惯 3、我们叫师的职业很少

    说明中国的服务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服务提供者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

    未来趋势:当我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到了我们要更好的服务行业和更大的,但是我们过去的服务行业发展格局决定了服务提供者并没有被给予充分的价值肯定--->--->改变了一个行业的效率取决于--->你是否改变了这个行业的利益分配机制

    两件事情:

    第一件(1):

    这个行业当中如果有某一个服务提供者或者叫某一类服务提供者,提供了服务的核心的服务价值,但是它有不合理的利益分成或者叫收入模式,这件事是不是一件长期不合理现象?--->即便不被你改,它自己也会改

    第二件(2):

    如果你从存量的供给和利益分配开始动了一个服务行业,你是不是打算有一个长期长效(这个如何破局?)的方法来增加和转化劳动力技能

    实际例子:婚嫁和装修线下做的好,为什么线上不行?

    它涉及的流程非常复杂,角色非常多(大部分是通过人来提供的,只有餐厅占了很小一部分)--->这个就导致--->它有可能没有一个用户感知和服务体验的核心角色--->改造起来难度极大,因为它需要整个环的改造

    难度大的原因:

    (1).每一个行业从业者的受教育水平都差距很大

    (2).理论上你做了服务流程改造和利益再分配--->面临新问题--->我把钱更多的分给了你,这个钱是从哪出来呢?

    品牌:获客成本大大降低(获取用户的平均成本不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线性增加的,它是平的)--->原因是什么?--->是从你提供的服务体验更好,或者说那个核心服务的人更优秀

    品牌建立问题:

    通常是伺候最难伺候的这个产品的意见领袖来建立的

    结论:

    你从建一个服务行业重新分配利益格局的唯一目的,是要能抓住最好的供应段,而且只抓住他们--->因为他们帮你deliver了最好的用户体验,从而造成了用户服务端的品牌,从而透过了这些意见领袖传播了品牌--->带来了所有的获取新用户成本的不线性上升。

    最难的问题:

    你能不能控制这些质量,并且你能不能评判谁是最好的服务端

    推论:最后一个重要问题

    重新构建这个服务行业的商业模式时候,基本上大部分情况下,你为了把自己做成像个平台

    (像个平台:就是你的管理带宽里边可以容纳更多的总量员工)--->--->你为什么能管更多的人,并且还能保证它的高效运转

    原因:

    1.通常我们把它们切成了专业技能更突出和一致和集中和标准的层

    2.将切碎的部分连起来,因为这样你才能提高

    --->这就导致纯互联网人不可能去改造服务行业,因为切开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你必须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才能有一个信息平台去整合这个碎片(让消费者来参与连接和监督过程)

    管理效率(如果是平台的三个角色,并不存在上下级的垂直整合,怎么办?)

    例子1:

    独特的流水线模式更多的像平台,因为它造就了几万人的大工厂(标准化是切,流水线是连接)

    例子2:

    新东方:90年代,学校讲一堂英语课大概五六十块钱,拉出来讲大概一两百,新东方两个半小时1700

    赚钱原因:六七百的大班上课、有极好的口碑(甚至要走后门加塞)、老师并不只是英语专业的,而是体验最好的(换句话就是说,上课喜欢讲与英语无关的东西)、学生每节课给老师打分(老师25%收入与分数有关)、每一节课都是4个老师上课(把听说读写切开来)--->部分不专业的老师也能上课--->老师对平台的依赖度提高,不能自己出来带班上课了、获客成本也是比较低的(口碑效应)

    四、消费升级带给O2O更大的想象空间

    美国、日本(日本的消费升级,转移了劳动人口,却没有引领科技升级:失去的10年)、韩国(文化+旅游)、香港(消费旅游+金融)、台湾的经济转型是中国的镜子

    消费升级:人们不愿意做重复的重体力工作,追求效率更高,产出更高的工作

    中国也是特殊的一位:

    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不可能转移5亿人到第三产业,从而把农业和工业降低了一个很低的比率

    中国面临的三个问题:

    (1).既要尝试消费升级

    (2).又要找到新的国家发展动力

    (3).同时还估计不可能把农业和工业就业人口全部转化

    --->中国一定会出现非常多的新消费、新品牌、新产品 ; 中国一定会出现一次新工业--->前台品牌升级,后台必然有一次供应链升级

    零售的本质:在规模化后全是供应链,品牌只是表象

    网红零售原因:(1)因为离产能近或者叫离供应链近,你才能做小众小批量的个性品牌

    (2)淘宝买了新浪,所以新浪养了粉丝之后,能够在不跳转的情况下做直接变现

    (3)中国处于消费升级的拐点上,所以我们处在叫传统的基于性价比和可获得行的品牌开始越来越不受待见,碰巧中国的零售还没有发展到诞生出非常多层次多导向的生活品牌

    (美国的零售行业在线下,充分自由竞争了好多年,小众品牌的渗透率和所面向的领域和用户群都已经比较典型和饱和了)--->美国网红做了品牌代言而不是网红销售

    --->--->大部分网红电商有挑战,原因是你有生活方式的意见导向并不意味着你能做出好产品(一件完全偏前端,一件完全偏供应链)

    宝洁成功的秘诀:在中国零售发展初级阶段,牢牢抓住人口总量和零售店里所占的位置(包括零售店的位置),宝洁利用这种流量分配规律和强势的渠道能力把能占的位置都占住了,因此它占据了大量的流量--->但是--->用户对于这种性价比和可获得性商品的忠诚度越来越差

    什么叫做人均GDP8000:

    说白了就是手上的钱多了,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达到一定水平了,这两句话都会造成叫供过于求,生产效率到达一定地步,就意味着生产的东西越来越便宜,手里的钱变多了,就意味着你能在同类商品中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了,这就导致你变得越来越难伺候

    购买的本质:所有的购买都不是理性购买,都是冲动购买

    冲动购买:你在工业成本的原材料之外,所多付的钱全是你的感情

    --->当你钱变多了以及生产成本下降了以后,调动用户情感就是提高品牌溢价的唯一方法

    --->(1)用户被调动的范围大了以后,凭什么只能被你调动?(2)调动用户的手段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这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你接触的信息量太多了,意思就是,我抓住你注意力的机会,引起你情感的共鸣变得越来越少了

    (3)你不太可能在通过占据位置,来获取大量流量了

    例子:国产体育品牌的增长乏力和倒退

    李宁、特步、匹克,361

    市场背景:体育参与者变多,体育用品消耗量在增加,体育意识在加上(这就变得很矛盾了)

    原因:(1)性价比和可获得性

    事实:国产体育品牌从代工厂起家,他们将所代工产品的长销款,做略微很少的改动,变成自己的畅销款,并且价格只有原来的1/3或者1/2。

    (2)渠道问题:大部分使用的是经销商,就是鼓励你到处开店,然后开订货会,然后让你把货囤到经销商的渠道里,品牌并没有直接对话消费者,我是不断的在push经销商,我跟用户之间永远隔着一个经销商。

    例子:周黑鸭

    中国刚刚过了温饱阶段之后,城市开始出现大量的熟食门店,不是品牌(这个诉求应该是吃饱了之后想吃点好的)

    中国的鸡鸭的饲养,宰割,切割,冷链技术,在那个时候是不是也快速的发展(意思就是能够规模性的可控的,低成本的饲养鸡鸭,同时进行屠宰,清洗,切割,等一系列在同一个阶段出现了增长)--->有人能够去做前台门店了,这是因为你的供应链发展达到你的要求了,能够做标准化可控制量的扩张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再提高--->人们增加了平时也要吃点好的需求--->蛋白质的冷藏保存和运输技术,需要达到要求,还不能添加防腐剂(这是周黑鸭要发展起来的必然条件和基础)

    周黑鸭的技术:(1)充氮气的无添加剂的包装

    --->周黑鸭,把这个技术做成了工业标准化,意思就是工业化的供应链改造(理论上可以保存15天)

    (2)只开自己的直营门店(产品出库到用户手中的周转周期不超过三天)

    例子:宜家

    宜家的成功来自于后台的可拆除面板的物流效率的提高,然后获得的高毛率来补贴前台的体验,这个关系不能本末倒置

    结论:工业升级--->产业升级--->品牌升级

    例子:华为、大疆无人机(干死了融资7000万美金的3D  Robotics)在这个时候成功的原因

    中国的未来如果没有大量出现这类品牌的话,那么经济一定会崩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业演化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fn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