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村里的家,有一个大大的院子。
从幼儿园,我去县城上学,然后中考去了市里,然后高考去了大学所在的城市,一直在租房或者住宿舍。用一句矫情的话说,过去二十多年,我有二十年都在离家求学中。
学校在哪,我就搬去哪里,有时房东不租了,也要换地方,我记忆中的住处都是一个大院住着好几户人家,我早已记不清都住过哪些地方,就连上大学,我也搬了三次宿舍,仿佛我前二十年都在搬家,都在漂泊。
唯一不变的是我在村里的农家小院,每年寒暑假,我都回到这个地方,尽管我和周围的小伙伴都不熟悉,但我在这里度过了每一个新年。
这个小院很破旧,没有洁白的瓷砖,没有精致的家具,有的是粗笨的木头,破碎的瓦片,沾着泥土的农具和从旱厕传来的隐隐约约的臭味。
院子后面的地方从猪圈变成了空地,种上了韭菜,大门口的鸡窝变成了堆满鸡粪的垃圾堆,院子里的小花坛从硕果累累的葡萄藤变成了郁郁葱葱的茄子和青椒。用来的烧暖气的玉米棒也变成了天然气,养的狗和猫一天天老去然后换上新的成员,修了又修的水管和半自动的洗衣机呼呼地响,越来越破旧的砖墙。小院好像一个老人,行将就木,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又好像一颗大。树,抽芽、开花、结果、落叶,年年岁岁花相似。
我看视频,诗一般的田园生活,我心里想着,才不是这样呢。我生活的农村就是一个充满了土地和农家肥的地方。它说不上美,也不现代,它就是那样粗糙的样子,可是,你却能感受到这副老态龙钟的面貌背后旺盛的生命力。
我在这里度过了二十多个新年,听到了二十多次的鞭炮,贴上了二十多次的对联,吃了二十多次的年夜饭。这里是我的家,我的小院。
家就是那个你每次回去的地方,有亲人,有养的猫猫狗狗,你无比熟悉流淌在血液的地方。
长大以后,我清楚地意识到,我会成家,我会住到另外一个房子里,再也不能像小时候这样在小院一呆两个月,突然觉得很不舍,怅然若失,拥有的时候,只觉得理所当然,离开时才会多愁善感。
我的小院一直就在原地,我却慢慢长大,走远,去追逐我的天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