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取消关注了大量的知乎、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重置,抛弃了很多冗杂的内容,感觉噪音少了很多。
去年看facebook的格言,说的是时间是自己定价的,你觉得自己的一小时有多大价值,他就会逐渐由多大价值。想到这一层,愈发的对缺乏深度的东西缺乏耐心,想聚焦于一些好东西。
现在深度的好东西如此稀缺,速成、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本该深度分析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如今这些东西都让人不忍卒读。
今年换掉干了三年多的咨询工作之后,陷入了很茫然有相当忙碌的状态,每天被充满,琐碎的和不琐碎的,当时就想,要是能够有时间深度研究点东西就好了。
当你许愿的时候一定要当心他的实现,目前有相当的自由度来研究想要研究的,但是悲剧发生了,自己的本事并不足以做出让自己觉得足够好的深度研究。
最近在反思,为什么自己已经算是比较全能了,宏观、产业分析、财务、商业模式,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能够懂一些(按说是好事),但是为什么还是有种晃晃悠悠的感觉。大概是因为自己不够有深度吧,不禁思考,如何才能有深度?
紧接着,自己发现了答案,深度的基础,是专注。
今年年初的时候,看了大量关于宏观、货币的东西,最后能够形成体系,有一个解释框架,全拜那阵够专心。
回想自己这半年,接触的东西广则广矣,但是大而无当,对行业提不出想法、完全没有分析逻辑,如果没有看评论简直不敢发表任何看法,真够没有价值的。
痛心疾首,穷则思变。于是决心要专注于一二细分领域,不能这也想要那也想要的,多个目标各个击破吧,这里会记录一些比较幼稚的行业看法。
希望能够坚持到成为行业大师的一天。
码完这么一些字,发现自己还是比较适合写鸡汤文,真是悲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