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能力测验,即智力测验,这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一类测验。
一、智力测验的由来
系统采用测验方法来测量人的智力,是在20世纪初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医生西蒙提出来的。
二、斯坦福-比纳量表
斯坦福-比纳量表是一种年龄量表,它以年龄作为测量智力的标尺,规定某个年龄应该达到的某一智力水平。斯坦福-比纳量表测量的是个体的智力。
智龄是对智力绝对水平的度量,它说明了一个儿童的智力实际达到了哪个年龄水平。智商即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
斯坦福-比纳量表中,智商是根据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计算出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智商的计算公式为智商(IQ)=智龄(MA)/实龄(CA)X 100。
用智龄和实际年龄的比率来代表智商,称为比率智商。比率智商有个明显缺点,即人的实际年龄逐年增加,但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却基本稳定在一个水平,这样,若采用比率智商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则人年龄上升,智力下降,这显然和智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符。
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为更真实反映一个人的智力状况,韦克斯勒编制了若干套智力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适用于6-16岁儿童;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适用于4-6.5岁儿童。
离差智商是对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因而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离差智商克服了比率智商的弊端,但也存在问题,即容易造成对智力的绝对水平的误解。如一个人的离差智商在70岁时和30岁时都可能是100,然而智力绝对水平并不相同,70岁的时的智力应比30岁时降低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