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珠坐在牛车上,看着前面牵牛的人,长的不算太英俊,但也可称的上是个美男子,再想想婆家虽说成分不好,是富农,但吃穿用度不用上愁,不像自己家,兄弟姊妹多,经常是吃半饱。再看看娘家给带的嫁妆,她都感觉有些羞涩,但不管怎样,就这样嫁过去,娘家也会得到一些好处,这都是结婚前谈好的。心情好的原因,很快牛车就进村,婆家到了
婚礼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热闹了一天。一夜无话,第二天巧珠同新女婿回门,这是当地的风俗。一进娘家门,娘家人便开始向巧珠说:“看你婆家做的事,看不起娘家人,上的饭不够吃不说,单说那菜咸的能吃吗?小心以后有你气受的。”七嘴八舌的说了一通,巧珠只是笑。因为这也是当地的风俗叫“捶娘家人”。她没往心里去,因为她相信,自己真心待婆家人,他们也会真心待自己的。
吃罢午饭,巧珠与女婿连柱就往回赶。结果那天坐牛车是很排场的,回门时就没了这样的待遇,他们是步行去的。回来的路上巧珠没话找话,一来想多了解女婿及他的家人们,二来也解解路上的烦闷,七八里地的路,加上雪天地滑,需走很长时间。说话是解闷最好的办法。女婿连柱天生不爱说话,巧珠问一句连柱答一句,不问不说话,一路上大多是巧珠在说,连柱在听。
不知不觉到家了。一进门巧珠满脸是笑,亲热地喊着爹娘,叫着奶奶,把从娘家带回的散子给小姑子们吃,带回的饺子给公婆、奶奶。奶奶满心欢喜地去接,公婆则一脸阴沉,也不伸手去接,只一声“放那吧”,便不再有下文。
三个小姑子,老大新珠,今年十六岁,老二凤珠十二岁,老三秀珠今年只有八岁,这都是在路上从连柱口中得知的。小姑子们接过散子开吃,吃的最欢的是三妮秀珠。可是没吃多大会儿便吃完了,三妮便开始骂骂咧咧地说:“妈的,就拿这一点,还不够姑奶奶塞牙缝呢,到底是穷家,连这个都不舍的多拿……”。嘟嘟囔囔不住嘴。巧珠脸上有点架不住,公婆在一旁一声不吭,奶奶感觉不好,新媳妇才进门,便遭这样的待遇,便训斥秀珠。奶奶这一发话像炸了马蜂窝一般,大妮新珠、二妮凤珠也开始和奶奶吵起来了,并且失口骂起新嫂子来。婆婆在一旁使劲用眼白奶奶,意思是谁让你多嘴呢,随后大声说了句:别闹了,便没话了。巧珠站在哪里浑身不自在,脸上青一块紫一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等他们都住嘴了,巧珠才沿着门悻悻地离开回自己的房间去。
回到自己房间,巧珠怎么想都感觉不是滋味,在自己家姊妹们很亲热,都很喜欢她这个姐,怎么到了这个家,三个妹妹是那样的态度,难道自己就那样不讨人喜欢?感觉好像也不是,转念一想,也许家里才添了人口,他们还不适应,也许他们家人的脾气都是这样,再者说秀珠才八岁,还是个孩子。这样想着,巧珠也释怀了。冬天天黑的早,不知不觉屋里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只听婆婆喊了一声:“吃饭了”。便没有了下文,巧珠想:自己是新媳妇,总该有些害羞的,婆婆也不是指名喊自己,等等再说吧。可等了好一会儿,也没人来喊她,又过了一会儿,女婿连柱吃罢饭回来了,只问了一句:“你怎么不去吃饭?”巧珠心里有怨气,没好气地说:“不饿”女婿没接话,巧珠也不便说什么,夜间无事,早早熄灯睡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