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史海泛舟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读书札记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读书札记

作者: 艳子微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1-07-15 18:08 被阅读0次

2021.5.25,是杨绛逝世五周年,始读其传记。新近在国内,整日瞎忙,仅抽暇读书,一本不算太厚的书,读了一月又半。闲暇时间总有书相伴,如同一位智者时时作陪,倒也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钱钟书、杨绛伉俪,可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锺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锋刃。最喜欢的莫过于改编至钱钟书《围城》电视连续剧。该剧上演那会,正在南京读研,那个剧本的主要演员陈道明、英达、吕丽萍、李媛媛、史兰芽、葛优等堪称经典,追剧的喜悦至今犹存。

钱钟书与杨绛这对才子佳人的伉俪组合,不能不说熟悉。但当仔细思量,对两位文化名人的身世知之甚少,既熟悉又陌生,心中诸多困惑,带着这些问题,在《杨绛传》中寻找答案。

1.为何称杨绛为最贤的妻?

不计门当户对,杨绛由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媳妇。

留学英国期间,钱钟书可谓“拙手笨脚”,常苦着脸对杨绛说“我做坏事了”,杨绛总是来一句:“不要紧,我会”。

抗战时期在上海,生活艰难,从大小姐到老妈子,不感觉委屈,只认为是角色变化。

钱钟书写《围城》,非常高兴与支持,为节省开销,辞掉女佣,心甘情愿做“灶下婢”。杨绛深谙钱钟书的价值 ,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

在钱钟书住院治疗期间,杨绛五十多天不离左右前后,在丈夫的病房内安放一床日夜服侍,不由别人替换。她说:“钟书在哪儿,哪儿是我家。”

两人志同道合,因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而互相吸引而走到一起。而让婚姻能够持续走下去的,就一个字“爱”,爱丈夫甚过爱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

杨绛认为,男女结合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理解得深才能互相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2.为何称杨绛为最才的女?

杨绛文学创作成果,包括散文、翻译、小说,文学评论,还有翻译。《干校六记》《洗澡》《我们仨》堪称经典,更有翻译上的贡献。WG困难年代,47岁,自学西班牙语翻译《堂吉诃德》,曾作为邓小平送给西班牙国王的国礼。

钱钟书《围城》在电视连续剧每集片头出现的旁白:“围在城里的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读了这本书,才知出自杨绛。这句话对《围城》言简意赅的概括,既体现出杨绛的智慧,又体现出杨绛对钱钟书作品的深刻理解。

事实上,杨绛成名比钱钟书早,几个剧本被搬上舞台,钱钟书在文艺圈中被人介绍为“杨绛的丈夫”。但她把钱钟书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有价值,宁愿牺牲自我成就钱钟书。所以上天让杨绛活到105岁,想必是想让其充分发挥价值,才舍得让其离开。

3.遭遇那么多苦,杨绛为何能活到105岁?

杨绛出生于1911年,1997年女儿钱瑗过世,1998年钱钟书去世。两位至亲离世时,杨绛已年近九旬。但想,换作我们一般常人,或许就会悲伤过度,不多久也就跟随而去。但杨绛一直活到105岁,太让人佩服惊奇了。
从书中看到,杨绛具备很独特的个性特质:生命力坚韧,好奇、探询、思考,通达、坚韧。温柔敦厚,哀而不伤。清明淡泊,独立特行。无党派,无信仰,不受条条框框限制保持思想的自由。

杨绛作为名门闺秀,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温柔和婉,聪颖贤惠。

杨绛作为文学大家,无论居于何地位,留给人的都是恬静、低调、不闻世事、埋头做学问的印象,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

杨绛与钱钟书两人,终身选择低调的生活方式 ,一心研究学问,是两人的生存之道。低调、从容、自我的生活,得以安然度过WG。可以说,低调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

“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决不还手。”

“含忍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决不还手。”

杨绛在钱钟书最后四年生病的艰难日子里表现出坚强与从容。在钱钟书逝世后,生来坚强的杨绛,靠着哲学的救助,将钱钟书留下的大量读书笔记补上。杨绛认为,“悲痛是不能对抗的,只能逃避”。她的逃避方式就是埋头翻译、著书、读书。

杨绛对于两位至亲的逝去,她是这样说的:“你不懂呀,如果我走在女儿和钟书前面,你想想,钱瑗、钱钟书受得了吗?所以,这并不是坏事,你往深处想想,让痛苦的担子由我来挑,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杨绛晚年生活深居简出,对媒体采访多为婉拒。除了正式出版的书籍以外,很少看到她的公开言论。平时在家做八段锦,小区遛弯,作息有规律,每天坚持写作,练字。

杨绛毕生爱好读书,在钱钟书去世后,依然手不释卷,笔耕不辍,用生命之火的暖流回报人民,回报社会。九十多岁思维敏捷,还在著书写作,先后出版《走到人生的边上——自问自答》《我们仨》。“活到老,学到老”,老而不休,笔耕不辍,令人肃然起敬。在晚年更将全部稿费及版税在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以帮助那些好读书且能好好读书的贫寒子弟。

2011年春节,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登门拜访:“您崇高的精神境界、淡泊谦逊的人生态度、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我们感动由衷的敬佩。”

5.结语

女人,单只成为一个贤惠的妻子,这世间不少。成为一位才女,也不少。但贤妻与才女兼而有之,世间少矣。有这样的女人,是钱钟书的福气,也是我们读者的幸福。

相关文章

  • 杨绛先生取得个人巨大成就的原因

    在读完三本“杨绛传”——《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杨绛传(追思纪念版)》以后,...

  • 最贤的妻 ,最才的女:杨绛传

    时间:2017 - 9 - 5 至 2017 - 9 - 10 书名:《最贤的妻 ,最才的女:杨绛传》 夏墨...

  • 《洗澡》—真实的人性不会被历史淹没

    看了《最贤的妻,最才得女:杨绛传》这本书之后,对杨绛先生的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找了一本《杨绛文集》,今天看完...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昨天到今天,打开手机,仿佛全世界都在传和悼念杨绛先生逝世。我默默然:“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关于她的大名(杨绛)...

  • 杨绛:优雅从容过一生

    读完《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印象最深刻的是“优雅”,和钱钟书先生对妻子杨绛的评价“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最...

  • 越难得到的东西,越是觉得珍贵

    在读《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有一章末尾讲到,杨绛在启程要去上海启明女校上学的时候,杨绛母亲给了她一个银元...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读书札记

    2021.5.25,是杨绛逝世五周年,始读其传记。新近在国内,整日瞎忙,仅抽暇读书,一本不算太厚的书,读了一月又半...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美丽的杨绛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美丽的杨绛 走近杨绛,了解杨绛,才更明白杨绛,更仰慕杨绛。不只因为她在苦难面前的坚强,更因为...

  • 孩子,感谢你陪我成长

    今天读了《杨绛传——最贤的妻,最才得女》这本书的一部分,杨绛先生出生书香门第,父母都是正直善良的人,父母是...

  • 活出真实的自己

    读《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钱钟书和杨绛因为学识相识,相知,相惜。他们都是那一辈里爱书,爱文字,爱国家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读书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lm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