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志愿服务已经八个年头了,再回首,满满的感动充斥心头,没有后悔,更没有厌倦,爱与牵挂如同一条看不见的纽带,拴在我和帮扶对象的手中,我温暖着他,他感动着我。
每一个第一次总是令人难忘,第一次参加助学走访,第一次看到因病致贫、亲人离世的大男孩那双痛苦的眼睛,第一次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落下了眼泪,那种发自内心的迫切想帮助别人的情怀,让我握起了手中的笔,用稚嫩的文字记录下这个悲伤的男孩。
后来,当得知这个本来打算放弃上大学去打工帮助父亲还债的大男孩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在爱心协会的帮扶下重新拿起了行李,到心仪的大学报道后,如释重负的我更坚定了在公益路上走下去的决定。
是啊!谁都有追逐幸福奔向美好梦想的权利,可又有多少人因为家庭的原因放弃了这份美好和梦想呢?记忆的闸门打开,犹如看到了当初那个初三即将毕业的小女孩,那个冷风瑟瑟的早春,看到因为拿不出学费而互相埋怨以至于后来大打出手的父母,想到两个哥哥刻苦努力的学习劲头,这个从小胆小懦弱的小女孩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匆匆赶回学校,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和老师同学们一一话别,就这样,为了父母亲不再因为学费争吵,为了让哥哥们心无旁骛的完成学业,她选择了辍学打工这条充满了艰辛与无奈的路,她不想为了自己的前程而牺牲母亲一生的幸福,因为她喜欢看母亲的笑脸,喜欢母亲开心时哼着小曲的样子,喜欢一家人快乐相处的时光,单纯的小女孩以为她的肩膀可以帮父母扛起一片天。
贫穷是通往梦想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在2015年的助学活动中,子坤的遭遇让我心疼不已,父亲因车祸离世后,母亲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业,从农村出来租房一边打工一边陪读,一个从农村出来的母亲,除了一身的力气,再也没有别的技能,所有的工作除了脏就是累,子坤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除了努力读书,利用空闲帮助母亲,他别无选择。高考结束后,子坤就找了一份在建筑工地打零工的活,他想凭自己的力气挣学费,不再让母亲担心受累。
当志愿者们来到他们家走访的时候,子坤正因为打工时脚受伤在家休养,租来的两间西偏房里,拥挤的放着简陋的生活用品,母亲泪水涟涟的握住我们的手,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连贯的话,她怕因为家庭的贫穷让孩子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她害怕心爱的儿子因为家庭的贫穷放弃学业失去美好的前程。懂事的孩子皱着眉头坐在一边,心疼的看着妈妈,眼泪倔强的在眼圈中打着转。
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二哥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看到通知书上对于我们来说是天文数字的学费,看到二哥绝望的眼神和母亲拼命护住通知书的慌乱,她怕懂事的二哥把通知书撕了,因为那上面的钱,负债累累的我们再也找不到地方借……
当我用笔把子坤的困境记录下来并通过网站、媒体报道出来后,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好多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让子坤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那个开学季,子坤带着母亲一起奔赴到他心仪的大学,他要一边上学,一边打工,一边照顾母亲,他对我说:阿姨,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爱,我会好好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以后,我会报恩!
走访的路上,还有好多好多感人的瞬间,我努力的用文字记录下一个又一个求助家庭的困窘和渴望,一年又一年,越来越多的看到了他们的笑脸,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从上到下的帮扶对策,因人而异的精准施策,让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摆脱了贫困,当看到帮扶对象云云一家从破旧不堪的土坯房搬到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当看到小刘鑫床上的破被褥已经换成了新被子,当看到失去母亲的小杜在志愿者的陪伴下重新露出了笑脸,当握住老人的手,递上温暖的午餐,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不翼而飞,有的,只是温暖。
在巨大的吸引力法则的推动下,我终于成了一名专职志愿者,每天开车奔波在城乡之间,走访慰问,组织活动,食堂帮工,送餐助餐,好多人会问我累不累,怎么会不累呢?但更多的是充实和快乐啊!
几乎每个被帮扶村庄的老人都认识我,他们喜欢拉着我的手,和我唠家常,他们喜欢和我倾诉生活的艰辛和不幸的遭遇,他们会大把大把的把花生装进我的口袋,让我路上垫吧垫吧肚子,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叮嘱我,路上慢点,开车不能着急。和这些慈祥的老人们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又成了被父母依赖又宠爱的孩子,而我,也愿意做他们最贴心的“小棉袄”。
志愿服务的路上,籍着这份无法言喻的快乐和无法割舍的情怀,不断的成长,不断的积累,不断的遇到良师益友,不断的放下个人的得失和世俗的情怀,陪伴着,付出着,快乐着,感受着,愿志愿服务这份爱越来越清澈,愿爱的光芒能照耀每一个角落,愿自己在成长学习中找到定位,努力前进,不虚度每一寸光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