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读本》摘选的这篇文章,是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读完之后,感觉文中不少观点切中要害,官媒内还是有不少高手的。网上搜索了下发表的日期,18年2月8日,一年前发表的。不禁感慨下时间过得真快,去年此时比特币,正在冲击最高点2万美金呢,时过境迁,如今仅剩4000美金。
这一年行业虽然也在高速的发展的,但不得不说,在某些方面,行业发展的速度大大的低于狂热时期人们的期望值,不过这才正常,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泡沫时期,极高的曝光率和关注度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泡沫破灭后,有信仰的资金和人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沉淀和积累,为下一次爆发累积能量。
文中不长,却有不少好观点,小结如下:
1. 然而现在的互联网也存在固有的缺陷,它更关心的是信息的送达,而不太关心信息的所有权,出现了“数据裸奔”“信息无主”等问题。而有些信息具有很强的价值属性,比如汇款转账信息,这些有价值信息的传递需要依赖第三方来“保驾护航”。因此,目前信息的价值传输成本依然高企。
之前一直在说,“互联网带了信息革命,区块链带了价值革命。”这口号虽然精辟,但难免让人感觉抽象。文中的这段话算是给这句话以很好的注释。之前一直在纠结,价值革命,价值到底是什么,互联官网上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而有些信息具有很强的价值属性”,一语点醒梦中人。区块链让某些有价值的信息,确了权,有了主。信息确了权之后再传递,才能给信息的主人带来收益,带来价值的传递。大大的弥补了传统互联网的短板。
2.最近,区块链概念很火,区块链的春天似乎已经到来,那么,爆发就在眼前吗?
我们不应该如此乐观、如此急切。区块链技术诞生以来,尽管技术创新与突破层出不穷,但社会级别的大规模应用实践仍然不足。区块链底层技术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状况并没有获得根本改观。
粗体部分语气很官方,但却也很中肯。包括现在,虽然距此文发表已过去一年,这一年行业虽然也在高速的发展的,但不得不说,在很多方面,包括文中提到的底层技术,基础设施等,发展的速度大大的低于狂热时期人们的期望值,不过这才正常,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泡沫时期,极高的曝光率和关注度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泡沫破灭后,有信仰的资金和人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沉淀和积累,为下一次爆发累积能量。
3. 文中关于监管的看法,当时政府出了不少限制币圈的政策,引来圈内一片叫骂声,说政府一刀切,现在回头看,政府当时的举措确实很及时,拿捏的也很不错。具体内容看正文,说的很浅显易懂。
以下正文,供参考
区块链的诞生,将大幅降低价值传输成本,又一次极大解放生产力。
目前,区块链底层技术还不成熟,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区块链难以篡改、共享账本、分布式的特性,更易于监管接入,获得更加全面实时的监管数据。
区块链迅速发展不是偶然,它能极大降低信息价值传输成本。
区块链发展如此迅速,背后有深刻的必然性。自互联网诞生以来,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成本得到极大的降低,信息传播效率的飞跃带来生产力的极大解放。
然而现在的互联网也存在固有的缺陷,它更关心的是信息的送达,而不太关心信息的所有权,出现了“数据裸奔”“信息无主”等问题。而有些信息具有很强的价值属性,比如汇款转账信息,这些有价值信息的传递需要依赖第三方来“保驾护航”。因此,目前信息的价值传输成本依然高企。
区块链的诞生,带来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曙光。由于区块链公开透明、难以篡改、不依赖中介机构的特点,区块链可以实现安全、高效、低成本的价值传输。人们有望基于区块链建成价值传输的互联网。在价值互联网中,价值传输成本将极大降低,生产力将又一次获得极大解放。
区块链独特的优势,如数据的确权使用、价值的高效传输,可以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比如金融服务、合同契约、慈善公益、物联网等,区块链将在未来改变很多行业的面貌。
因此,区块链绝非无足轻重的领域,而是国际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最近,区块链概念很火,区块链的春天似乎已经到来,那么,爆发就在眼前吗?
我们不应该如此乐观、如此急切。区块链技术诞生以来,尽管技术创新与突破层出不穷,但社会级别的大规模应用实践仍然不足。区块链底层技术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状况并没有获得根本改观。
首先,当前主流的区块链系统,包括比特币、以太坊等,其成熟度都不能支撑大规模现实商业场景。其次,在现有系统中,价值往往只能在同一个区块链内进行传递,于是,看起来热闹的众多区块链实践,事实上搭建了更多的价值孤岛,这与区块链“价值互联网”的美好愿景南辕北辙。
然而,区块链底层技术获得实质性突破之前的这个阶段,恰恰是一个战略机遇期。我们应该深耕技术,以期通过技术优势在未来的国际区块链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急于在并不牢固的地基上搭建城堡,很可能因小失大。
监管之道在于通过区块链技术本身实现对技术的监管
区块链行业健康发展,亟须科学监管。由于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块链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甚至有的从业者发布一些只有名字、无战略、无团队、无开发的“空气项目”,吸引风险承担能力不足的散户参与其中,这不但是对行业自身的戕害,还给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2017年9月4日,7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对于行业内野蛮生长的代币融资行为,将其定性为“非法公开融资”。这是一次非常及时的监管介入,对后续监管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有观点认为,区块链的匿名性与弱中心化的架构,与现有的监管体系存在某种程度的天然冲突。实际上,两者并不冲突,区块链技术最终必然演化为“监管融入技术”的模式,区块链的难以篡改、共享账本、分布式的特性,更易于监管接入,获得更加全面实时的监管数据。让监管机构本身也参与到技术中去,通过技术本身实现对技术的监管,将最终化解区块链与监管的冲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