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HTTP从入门到懵逼学习笔记(三)

HTTP从入门到懵逼学习笔记(三)

作者: 狗没拿伞 | 来源:发表于2018-01-16 23:53 被阅读0次

HTTP报文结构

 HTTP通信中请求和响应的运作。用于HTTP协议交互的信息被称为HTTP报文,请求段的HTTP报文叫做请求报文,而响应段的HTTP报文称为响应报文,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大致说明了一下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结构,这儿就不多赘述。HTTP报文可分为报文首部和报文主体两块,但是,并不一定要有报文主体。


image.png

响应报文如下区分

请求报文结构差不多.png

编码提升传输速率

报文主体和实体主体的差异

1)报文:是HTTP通信汇总的基本单位,由8位组字节流组成,通过HTTP通信传
输。
2)实体:作为请求或者响应的有效载荷数据(补充项)被传输,其内容由实体首
部和实体主体组成。

 报文的主体用于传输请求或响应的实体主体。通常报文主体等于实体主体(具体我也就懂这句话),只有当传输中进行编码操作时,实体主体的内容发生变化,才与报文主体产生差异。

压缩传输的内容编码

 HTTP协议中有一种被称为内容编码的功能,使邮件容量变小。内容编码指明应用在实体内容上的编码格式,并保持实体信息原样压缩。内容编码后的实体由客户端接收并负责解码。

大致如图.png
分割发送的分块传输编码

 在HTTP通信过程中,请求的编码实体资源未全部传输完成之前,浏览器无法显示请求页面。但传输大容量数据时,通过把数据分割成多块,能够让浏览器逐步显示页面。这种把实体主体分块的功能称为分块传输编码。使用分块传输编码的实体主体由接受的客户端负责解码,恢复编码前的实体主体。

大致如图.png

多部分对象集合

 发送邮件时,我们可以在邮件里写入文字并添加多份附件,这是因为采用MIME(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机制,它允许邮件处理文本、图片、视频等多个不同类型的数据。 HTTP协议中也采纳了多部分对象集合,发送的一份报文主体可含有多类型实体。通常是在图片或文本文件等上传时使用。包含对象就不在展示(其实是太多,懒得写),有兴趣可查阅: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HTTP/Basics_of_HTTP/MIME_Types

获取部分内容的范围请求

 下载过程中如果网络中断怎么办?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就是恢复网络继续从断开的地方开始下载,但是在以前,这样的情况只有重头开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可以指定范围的请求---范围请求。具体如下图。

image.png

由上图可以看出,使用首部字段Range来指定范围以达到范围请求的效果。

内容协商

 考虑这样的一种情况,服务器对于某个资源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如语言不同,包含英语、汉语等等),当浏览器发送请求过来的时候,服务器会提供一个最合适的版本给浏览器。服务器为了确定这个比较合适的版本,需要和浏览器进行一些沟通,这个沟通的过程,就是内容协商。
浏览器在发送请求的请求中放置一些头部信息,告诉服务器我需要什么样的数据,然后服务器返回相应版本的数据。

大概这些,明天再一一介绍.png

当然,内容协商也不光有这些东西,具体的应用和相关其他的一些东西建议阅读以下文章: HTTP协议的内容协商
HTTP 协议中 Vary 的一些研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HTTP从入门到懵逼学习笔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oe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