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保险的常见认知误区&各年龄段的配置指南

保险的常见认知误区&各年龄段的配置指南

作者: super罗罗 | 来源:发表于2018-09-02 21:00 被阅读0次

一谈到保险,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保险很“坑”,有很多小伙伴都会问:罗罗,你能不能告诉我有些什么坑,我以后避着走。我想说,其实保险没有坑,非要说有,那只能说,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并且“结果和我想象的不一样”。

我先举几个真实案例,大家感受一下。

故事1. 我的朋友小吴,几年前小吴找到做保险的亲戚说要给孩子买一份生病住院可以报销的保险。结果亲戚说没问题,正好有一款好产品,既有大病保障又有理财收益,好得不要不要的,小吴听完开心呀,立马买了这份即有理财又有保障的万能险。之后孩子住院了拿着住院单去找保险公司报销却被告知无法报销,因为保障小吴买的这份保险的保障部分是重疾责任,不含住院报销责任。小吴很生气,又不好去责怪亲戚,所以呢,认为保险就是忽哟,根本没用。

故事2. 李女士投保某知名大公司的医疗险,几个月后不幸被检查出乳腺方面有点问题,做手术花了几万。术后提交理赔申请时被拒赔,经调查发现,李女士在投保前曾患有甲状腺疾病,在投保时未如实告知,所以拒赔。

小吴这种情况呢,有很多,是典型的不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期待的是一份可以报销住院费用的医疗险,却买了一份理财+重疾的万能险,并且还不清楚里面保什么不保什么。结果和预期不匹配,于是保险宝宝就背了这个“忽哟”的锅。

有很多的理赔纠纷,一方面在于投保人不清楚自己买的保单有哪些保障责任,另一方面在于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就像李女士这样的,隐瞒了自己的健康问题,在后期理赔的时候是容易产生纠纷的。

所以,在配置的保险的过程中,知己知彼,合理期待非常重要。

认知误区还有很多,最后讲一个大小保险公司以及公司倒闭的问题。

这个是工作中被问得比较多的。

首先澄清一个概念,不是大家看过广告的就是大公司,没听过的就是小公司。每个公司的战略和定位不一样,一百多家保险公司不是每家都会铺天盖地做广告的。保险牌照并不好拿,能成为保险公司的,都不是小公司。而我们买的保险,本质是一份法律合同,以合同约定的内容为准,无论公司大小,都看合同,合同里没有的,再大的公司也没办法给你赔。是否理赔以及理赔快慢与公司大小、知名度没有必然联系。

严格意义上说保险公司是允许破产的。但是,我国有着国际领先水平的保险监管机制,保险公司的成立和运营都被严格监管着,破产概率极小,即便是极端情况下保险公司倒闭了,最终我们的保单业务也是会被有资质的机构托管,保单利益一分不会少。

接下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在不同的年龄段该配置什么险种。

其实整体来说,各个年龄层的配置基础都是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然后根据不同阶段,需要增加寿险,年金险或养老险。所以我们今天先说基础配置,再说说不同年龄段的侧重点。

首先需要说的是意外险,无论任何年龄,上到老人,下到婴儿,都应该配置意外险。现代人的死因无非两种,一是疾病,二是意外,而意外险几乎不挑年龄,不挑身体体况,保费低廉,非常值得购买。另外,意外险是唯一可以保障意外残疾的险种,其核心在于,因意外导致伤残,而不能工作,我们可以获得一笔赔偿,来缓解接下来的生活压力。

所以意外险保额一定要高。我们看到很多人虽然配置了意外险,但往往只有10万20万,这是远远不够的。举个例子,我的整条胳膊废了,在残疾等级里算4级,赔付保额的50%,也就是说,只能赔付5万,10万,对于失去一条胳膊的人来说,5万10万,能起多少用呢?所以建议意外险的正确配置姿势,应该是年收入的10倍。

接下来说医疗险,医疗险也是上到老人,下到婴儿,都应该配置的,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孩子,免疫力相对较差,其医疗问题是核心。

很多人会把医疗险和重疾险混淆,这里区分一下。

医疗险是报销型的,先产生医疗费,后拿发票去报销。按报销比例,花多少报多少。

重疾险是给付型的,一旦发生合同约定的疾病或状态,即可定额赔付,买了100万保额就赔100万。它的主要功能是收入补偿。因为一旦患重疾,我们需要停下工作来治疗康复,一般这个周期需要3~5年,所以我们的重疾险保额建议做到年收入的3~5倍。

医疗险一般是一年期的,买一年保一年,现在市场热销的住院医疗险都比较便宜,25~30岁的年轻人,保费在300左右,报销的上限可以到好几百万。非常值得推荐。这也是预防轻松筹的最低成本的办法。

当然,除了网红百万医疗险,医疗险还有很多其他形态,比如小额医疗险,中高端医疗险,昂贵医院专属医疗,海外特定医疗等,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配置。

而重疾险呢,产品形态非常多,有缴20年保终身的,缴20年保到70岁的,有带身故责任的,有纯消费型,有重疾赔付多次的,也有赔付一次的,等等。

如果是收入不高,预算有限的话,可以选择消费型的产品,以较少的钱,获得较高的保额。预算充足的话,可以选择带身故责任的。

OK,以上我们说了贯穿我们人生各阶段的基础配置,意外险,医疗险,和重疾险。那么分到各不同阶段,又有怎样的侧重呢?

先说小朋友,小朋友活泼好动,容易磕磕碰碰,在意外险的选择上需要关注意外医疗赔付,能报销社保外用药更好。这点也同样适用老年人。毕竟意外身故概率小,意外受伤概率大。

其次,小朋友的重疾险,建议保额至少100万起。因为孩子一旦发生重疾,父母需要至少一方停下工作来照顾孩子奔波医院,所以需要把家长的收入损失计算进去。年纪小买重疾险毕竟便宜,产品选择上可根据预算配置定期的或者终身产品,但不建议占用家庭过多的预算,免得大人的预算捉襟见肘。

然后说成年人,中青年阶段。我们211群的小伙伴们也都集中在这个阶段。除了基础的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的配置,有一个要考虑的是寿险。

寿险顾名思义,就是挂了赔钱。为什么中青年需要考虑寿险呢?

因为这个阶段的人是家庭和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家庭经济责任,一旦发生了身故风险,会给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小年轻可能并没有很重的经济负担,但是大多为独生子女,我们还承担着父母的养老送终,而成家的人,往往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一旦顶梁柱出事,那房子面临收回,孩子教育堪忧,家庭会遭变故。所以需要配置寿险来实现:在的时候是一台印钞机,倒下是一堆人民币,的伟岸形象。

这里想提一点:猝死。高负荷工作中的猝死案例在媒体的报道上从未停止过。很多人以为猝死属于意外。但其实猝死不属于意外,而是属于疾病身故。猝死可以通过寿险来解决。

对于成熟的中年阶段,做好了保障,可以再侧重考虑通过年金险来实现定向的养老规划。

最后是老年人,50岁以后,健康状况逐渐走下坡路,要结合体况来选择是否能投保医疗险和重疾险,如果不能,那可以考虑防癌险和防癌医疗险。再不行也只能存钱了。。。

50出头还可以规划自己品质晚年生活,资产传承的等问题。

每个人都会变老,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养老。如何优雅地度过晚年生活,也是需要规划的。

以上就是各个年龄段的保险配置侧重上的一些浅谈。具体的险种配置需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进行配置。

今年略有些不太平,从流感下的北京青年,到凤凰号的轮船出事,到疫苗问题,华为员工跳楼,到今天阿里专家白血病身故,做好家庭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值得我们去考虑。

希望本次分享能够给你一点帮助,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保险的常见认知误区&各年龄段的配置指南

    一谈到保险,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保险很“坑”,有很多小伙伴都会问:罗罗,你能不能告诉我有些什么坑,我以后避着走。我...

  • 买保险的误区

    买保险的3个基础原则 买保险,这些误区你要避开 要理性认知保险~先破后立 误区1~关注孩子先于关注自已 ~家长才是...

  • 保险的认知和误区

    中秋节期间,我利用时间和我的助理在市场上进行了实地调研,目前保险越来越普及,而我们普通人士对保险又是怎么理解或还有...

  • 避开保险的误区

    我们来谈谈配置商业保险的三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关注老人孩子多于经济支柱。 一个家庭中,谁是最应该配置保险的人呢?...

  • 少儿保险常见误区

    少儿保险常见误区: 有的家庭会把所有保险都放在孩子一个人身上,这是不科学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大最重要的保险,购买...

  • 各个年龄段段,怎么买最佳配置的保险

    各个年龄段段,怎么买最佳配置的保险 Otto君 告诉你配置保险的秘密 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后台问Otto君,有关各个年...

  • 极简写作训练法

    人类文本的三大类型: 写作训练常见的误区: 认知负荷太大

  • 保险配置的秘密法则!-资源仓库

    课程简介: 帮助你系统学习保险基础知识,破除保险的理解误区,有效规划适合自己的保险配置方案,高效建立起自己的保险保...

  • 保险的认知和误区续

    我上一篇分析了七个误区,今天继续讲下去。 误区八:风险都是偶然的,哪那么碰巧让我给赶上 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某...

  • 宁缓勿疾。宁拙勿巧。宁方勿圆。宁脏勿洁。

    书法初学者常见心理误区避坑指南[https://m.toutiaoimg.cn/group/6887139603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保险的常见认知误区&各年龄段的配置指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qv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