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学期都有“家长开放日”活动,在这一天家长可以走进课堂,近距离观察老师和自己的孩子。那么,老师上的公开课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期间需要付出多少?是不是“逢场作戏”?今天,我就用自己举例子跟大家唠唠“公开课那些事”。
第一,前期准备。不管是“家长开放日”还是校内外教研,所有公开课都会提前至少三周开始准备,第一年的新教师甚至会提前一个月。我们会在课本未学过的内容里选取相对简单、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我的一节公开课正好安排在秋游后,于是我选了3A M3U3 In the park第一课时作为授课内容,跟秋游正好衔接起来。选好话题,大概有个思路后就开始收集资料,包括图片、音频、视频。材料准备就绪开始做初步课件,主体内容填充上,插入已有的音频视频,先不管是否美观炫酷。课件完成初稿后开始第二阶段插入音频。为什么不能一次性插入好呢?因为音频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发音比较好的小朋友录音。现在的公开课不比几十年前,我们上的内容都是对课本内容的开发重组,所以很多句子课本上没有,光盘里也就没有音频文件。给大家看一下我找学生帮我录的音(请忽略文件名里的大小写和语法小错误,就是随便备注一下)。
插好所有音视频和图片后就开始添加动画、特效,排版,做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接着想好每个环节间的衔接语,熟记各部分内容。下一步就准备课程相关的板书,板书不能用粉笔写,我们要自己做单词卡、句子卡,光有字还不行,必须得图文并茂,用双面胶贴上磁铁,方便贴在黑板上。
第二,中期磨课。不是模拟,而是磨练,打磨细节。这时就需要师傅上场了。准备开课的那个班肯定不能提前上这一课,所以必须得选其他班上课。我带了1班和2班,准备在2班开课,第一次试教在1班。师傅在后面听着。我也是新教师,第一次试教师傅说环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内容太跳了,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师傅给的意见我记了一整页A4纸。当天晚上就大改自己的课件,包括背景、动画、特效,基本是重做一份。接着第二次试教,自己的班不能上了就借班上课,我借了3班和5班,又试教了2次。这两次改的内容就是想办法让自己的课件看起来高大上。我原创的内容只有一点师傅拍手叫好,我根据一首儿歌改编出属于本课时的韵律歌,串联了核心词句,配合着动作,可以让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第三,正式上课和后期反思。这里就要说到需要小朋友配合的部分。首先,课前热身歌曲会让小朋友提前学一下;鼓励他人和自己的手势动作会提前操练,尽量做到整齐划一。除了这两点,我基本不会让学生再有什么提前准备。我不知道其他老师如何,我自己从来没有刻意说过公开课有多少老师来听,让他们务必乖巧懂事之类的话,只是让学生不要紧张,大胆一点。因为平时上课我也尽量全英授课,所以课堂用语学生都能听懂。上课的时候我会先提问基础好的孩子来调动氛围,简单的问题会提问基础不扎实的孩子,便于其增强自信心。在上课过程中,我要尽力兼顾全班,要把握时间,时刻在脑子里回忆何时该出示板书,下一步我该说什么。所以,35分钟的课上完后很累。下课后马上去会议室,教研组内进行评课,说说这节课哪里好,哪里有待改进,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给大家看看我反思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我大概说一下公开课是如何生成进行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其实真实状况要比我描述地还要复杂一些。同事们也会在休息时调侃,想做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老师太难了,我们得会唱会跳、会画画、会剪纸、会做各种炫酷动画、会剪辑音频视频、会抠图······
看了这篇文章,你对公开课还有什么疑问吗?欢迎留言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