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起纣王的时候,我们印象中首先想起的还是史书中和演义小说中所为我们呈现的形象——一个好色、暴虐的君王,酒池肉林、宠信奸佞、贪婪昏庸、残暴无道的糟糕形象。但是,真实的纣王就是这样的吗?这样的形象塑造中就没有什么恶意吗?随着时光的推移,一些历史人物曾经的定论也在调整。而在《纣王》这部先锋戏剧之中,就蕴含着重新塑造纣王形象的含义。
这本先锋戏剧的作者康赫是浙江人,在北京居住已经将近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间,家庭教师、专栏作者、网站主编、项目策划、日报记者等多种工作的他,积累了丰富的履历和经历。他以长篇巨制《人类学》而峥嵘尽显,而《纣王》也不过是他所蓄积的激情的一次迸发。凝聚着他对历史、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纣王在这部戏剧中的形象,不仅仅局限于暴君,那样太普通、太平凡,也太无趣了。历史书上已经给了纣王,也就是帝辛定论,这位统治三十年的商朝末代君主,于公元前1075年至公元前1046年在位。作为帝乙的小儿子,因为嫡出而继位,天下称之为纣。作为一个聪明、能言善辩,思维敏捷的王,他可以很好地实施他的统治。但是由于宠爱妲己和任用小人,导致许多诸侯的叛离。曾经囚禁西伯,而又将其赦免,从而为自己的灭亡打下了基础。而他的亲属,哥哥微子逃跑,叔叔比干被剖心,另外一个叔叔箕子装疯。在牧野之战之后,大势已去的纣王跳入鹿台的大火而死,从而结束了他的一生。而演义小说《封神演义》中更是极尽抹黑之能事,荒淫好色,残暴舞蹈,穷奢极欲,几乎所有负面的词汇都可以用来形容他。但是,这就是真实的吗?
在康赫的笔下,纣王的角色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君主,他的智慧足以拒绝臣下的劝谏,口才足以粉饰自己的错误,一种雄伟的英雄气概笼罩在他的身上。他不屑于一切阴谋诡计。很多事情,他即使看穿了也只是冷眼旁观。因为他相信自己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面前的一切障碍。他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愿意去破坏那些软弱的人所设置的幻象。破坏、破坏,用强力在变成衰败腐朽之前尽情消耗,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世界。这种自信,这种力量,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
至于他的对手,更多的是一种小心谨慎和顺天应人的思路。西伯通过贿赂和一种无比残忍的行为脱离囹圄,但是,重返自由后他却步步为营,明明已经吸引了大多数诸侯,然而还是不愿意迈出那取代的一步,而是将重任交付给他的儿子姬发。
戏剧中还塑造了其他栩栩如生的角色,比如宠姬妲己、宠臣恶来、忠臣比干等等,这些角色各有个性,值得在阅读中进一步分析感悟。这部先锋戏剧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纣王形象,也引发了我们新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