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打脸的科学

打脸的科学

作者: 寂寞达叔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18:44 被阅读0次

如果说那一类学科是最折腾人的,最打脸的,最烧钱的,现在最冷门的。

那就请出主角吧

―――天文学

要说贡献与应用,远了定制历法,近了导航定位,都离不开它,如果有一门自然科学能把其它科学联姻起来,那就是了:数学得侍候她,物理得依赖她,化学生物又期望她……

说折腾人绝对不错,因为古代星象家都是为王朝服务的,日月食的预报错误就会被摘了脑袋,而守犯凌的天象又紧紧与王朝命运相联,渗透在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一有异象,自上至下,一个个紧张得要死,生怕整个家族乃至国家覆灭,时值现在,还有不少信仰的人存在――土洋夹杂的星座算命,

烧钱打脸这方面都可以从老美身上体现出来,什么曼哈顿计划了,火星探测器,麦哲伦望远镜了,太多了,估计那钱给我,我往后几代子孙都有着落了。

打脸则是体现在天文学数据更新与教科书的矛盾,至少2006年以前都是说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几个天文学家跟过家家一般开了一场会,就把冥王星给降格了,只得了个矮行星的安慰奖,这件事在天文界的没多大反响,倒是美国一个州(据说是汤博的故乡)的人闹腾个没完,为冥王星恢复名誉吵个不停。

再打脸便是中国的天文教育与资源了,包括编篡天文年历的行星,恒星,卫星的若干轨道根数,天体坐标的基础资料,还是依靠欧美的第谷,铱巴谷星表等,望远镜还是欧美的口径大,轨道望远镜中国是零,除了郭守敬与云南的大锅还能拿出门,能比?只能说能贴脸面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天文爱好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热爱天文,甚人们觉得还没有打麻将能拿出来炫一下呢,而且基本教育从线上到线下都不重视,维基百科没封之前,天文资源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甚至于我在图书馆见某高校教材说资料或图片引自维基百科。其实还是那教授懒得可以了,维基中都有资源来源,为什么不再深入一下,溯本求源呢?还是根本语言过不去?

再说天文名词翻译问题,有很多装帧精美的天文类书籍,竟然将室女座翻译成处女座,将双筒望远镜翻译成双目视望远镜,把月球上的环形山翻译成月坑,这个都极其明显的错误,引用木星等卫星个数时,如果说在2003年以前的书籍,木星的卫星少于土星的还说得过去,我竟然看见一本2014年左右的少儿科普书还是那样写,“太阳系里卫星最多的行星是土星,有24颗卫星,……木星有16颗卫星……”其实在2004年左右,木星已经超过土星了,可怜中国这些迟饨的科普作家!2019年土星卫星个数又将木星反超,哈哈,印好的书总跟不上卫星个数的更新。

还是翻译问题,我在网上搜索“Sky Atlas”时,网络翻译总是给我翻译为,“天空的奥特拉斯”,从这逗逼的翻译效果来看,那个把双筒望远镜翻译成双目视望远镜也就很正常了。

相关文章

  • 打脸的科学

    如果说那一类学科是最折腾人的,最打脸的,最烧钱的,现在最冷门的。 那就请出主角吧 ―――天文学 要说贡献与应用,远...

  • 打脸打脸了

    上周文章就迟交,这周呢,又迟交。 上周自省问余温尚存,一记热乎乎耳光扑面而来。 事情多,确实,这几天工作生活学习的...

  • 全麦面包,居然不如白面包健康?打脸第二弹!

    上周提到:科学的进步,其实是一个持续啪啪打脸的过程( ̄ε(# ̄)……然后开启了咱们的#打脸专题#第一弹:想减肥,到...

  • 闪婚与互联网运营

    呵呵,今天又要开启“打脸”模式。 真正科学的“打脸”,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而是除了这个,还有其他的。...

  • 如果有人原意打我们左脸,我们最好把右脸也给他

    为什么有人打脸了,我们不但不反抗,反而打左脸的时候,我们还要给他右脸呢? 大学的时候,有一门学科叫数据库。专科学校...

  • 打脸

    想什么,越美好,越要被打脸。

  • 打脸

    人生就是不停地打脸

  • 打脸

    明萧一个冲动打了马先生,打的还不是其他的地方而是脸。 明萧看见马先生眼圈红的那一瞬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但是马先生...

  • 打脸

    啪啪,打脸。 好响好响。 之前,晚上还在说,很晚都要写日志,坚持每天的更新,结果前天就没有。 到家都已经凌晨两点多...

  • 打脸

    还记得之前的约定吗?两个星期里每天早上最有精力的时候,找出今天最重要的事并且去做,以及一星期内要完成的事。睡前给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脸的科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rt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