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学礼,无以立,什么是礼仪

不学礼,无以立,什么是礼仪

作者: 东伯利亚 | 来源:发表于2020-12-10 18:12 被阅读0次

中国人自古尚礼,素以“礼仪之邦”的盛誉而著称于世。中国古代因有礼仪之大、服章之美,故美称华夏。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正说明了礼仪的重要性。《仪礼》《周礼》《礼记》不仅是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是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毋庸置疑,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礼仪文化。礼仪概述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名播于海外。她的几个鼎盛时期也曾是世界学习的典范。但是今天我们却无奈地看到,中国人在礼仪方面的缺失与落后几乎无法再与曾经的华夏相媲美。

“礼仪”一词,由“礼”和“仪”组成。为此解“礼仪”必先释“礼”。“礼”,在世界其他民族一般指礼貌、礼节,而在中国乃是一个独特的概念,有多重含义。古人对“礼”的解释甚多,归纳起来大致上包括这样几点。

其一,礼是最高的自然法则,是自然的总秩序、总规律。“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将天地万物的生长、打拱是最常见的见面礼,边打拱边寒暄位置、秩序、相互关系,都解释为礼所安排的。

其二,认为礼是治国的大纲和根本,尤指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与之相关的礼仪。《左传·隐公十五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者也。”《国语·晋语》:“夫礼,国之纪也,国无纪不可以终。”《论语·先进》:“为过以礼。”《礼记·礼器》:“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无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

其三,“法度之通名”,清代纪昀有言:“盖礼者理也,其义至大,其所包者至国家的法律,诸如礼仪法甚至行政法都可以通称为礼。礼又分为“本”和“文”物者也两个方面,即所谓“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本”指礼的精神和原则,“文”指礼综上所述,先秦时代的人们把礼看成是高于一切的,认为礼是天地人统一的规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礼仪律和秩序。对统治者来说,只要抓住礼,也就等于抓住了治国的根本;对于老百姓来说守礼合礼,就是最大的本份。

其四,礼是“中国文化之总名”,与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礼仪乃至文学、艺术来说,礼合礼,就是最大的本份等结为一个整体,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与标志。礼是这一切的根本。

其五,认为礼就是理。统治者以礼治理国家,当然首先要强调这个礼的合理性。《礼记·仲尼燕居》:“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疏):“理,谓道理,言礼者使万事合于道理也。”《广韵》云:“礼,体也得其事体也。”指的是道理,天经地义的法则。

其六,认为礼是对人的尊敬和礼貌礼记·月令》:“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受实者其礼。”

其七,礼物也。《礼记·表记》:“子日'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也,欲民子毋相褒也。”礼尚往来,可以说是自古相传的风俗习惯。

其八,指为了表示敬重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典、仪式。一般所谓的“五礼”即吉、凶、军、兵、嘉,制的是具有一定规模规格倍程度的仪式行为规范中国古代的“礼”,涉及范围极其泛,正如柳治征所说:“故中国古代所谓礼者,实无所不包,而未易以一语说明其定义也。”

接下去我们来了解一下“仪”。

其一,指法度准则。《国语·周语下)中记载“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诡 仪也。”《管子·形势解》中“怯度者,万民之仪表也。”《淮南子·修务训》有“设仪立度,可以为法则。”《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其二,礼节、规矩。《晋书·祖逖传》:“逖性豁荡,不修仪检。”

其三,仪式、仪典、议礼。《仪礼》即为“三礼”之一

其四,容貌、举止。《诗·大雅·蒸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粱史·椽承信传》:“承信身长八尺,美仪表,善持论,且多艺能。”

其五,礼物。在不同的仪式上赠送的礼物。

礼仪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往往是诸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综合。由于礼仪起源于无声的手势动作语言,频繁行礼的实践培养了中国人行重于言的心理。《庄子·天下》论百家短长优劣,深不以惠施善辩为能,说他“日以其知与人之以不辞而应,不虑而对,篇(遍)为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以为寡,益…是以与众不适”。司马迁描写韩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似乎也是伟大的人格,因为在中国人看来,不善言辞是忠厚诚实的表征。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尽管千差万别,而在言行关系上却如此一致,说明这种言行观来自一个更早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就是礼乐文明。

相关文章

  • 培养孩子礼仪从点滴做起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

  • 不学礼,无以立,什么是礼仪

    中国人自古尚礼,素以“礼仪之邦”的盛誉而著称于世。中国古代因有礼仪之大、服章之美,故美称华夏。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领...

  • 礼仪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习“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足.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

  • 不学礼 无以立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很难在社会立身。可见学礼、知礼、以礼待人是多么的重要。 ...

  •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 提升文明素养 彰显大国风范

    孔子曾言:“不学礼,无以立。”礼是礼仪、礼貌、规矩。礼既彰显了文明礼仪又突显了道德涵养。如果没有文明素养,职业底线...

  • 文明礼貌月(5月)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里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的说,礼仪就是律己近人的一种...

  • 讲文明,树新风

    “不学礼,无以立”

  • D152 《孔子家语》问礼——礼仪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习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足。这篇的主题是——讨论礼仪的重要性。 什么样才能算隆...

  • 不学礼,无以立。 ----题记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学礼,无以立,什么是礼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ur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