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到一个问题,有个女孩说现在有两位男士在追求自己,两人各有所长,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如何选择了。
确切的说,她两个都喜欢,她觉得,如果这两个男人能合二为一就是完美了。
一个是凤凰男,现在工作收入都不错,人也帅气,但是不太懂得讨父母欢心。
另外一个是富二代,长相普通,个子也一般,但是出手大方,深得父母心。
父母的意思想让她和富二代在一起。但是她自己觉得好像更喜欢凤凰男。
但是,让她放弃任何一个,她都觉得自己损失巨大,从而陷入了选择恐惧的死循环里。
看到这个例子让我想到了电影《最爱女人购物狂》中的李简仁。
李是一名心理医生,但是患有选择恐惧症,每天吃个饭,看到菜单上的菜名都会陷入恐惧,每天必须面对的选择让他几乎要发狂。
后来新来的护士方芳芳能够轻易的帮助他做选择,但是方又是一名购物狂,负债累累。
后来方遇到和自己一样有购物狂症状的何穷富,建议其去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
但是何穷富又特别吝啬,嫌弃治疗费高昂,最后方说愿意免费帮他治疗。
正当方芳芳为巨额的信用卡账单头大时,无意发现李简仁和何穷富都是香港的顶级富豪,而同一时间,两个男人都打电话约自己。
在一系列搞笑的风波过后,几个人对于自己的人生伴侣都不敢轻易选择。
结婚当天两男两女你追我赶,互抢新娘,弄得狼狈不堪。
最后才明白自己真爱的到底是谁。
这四个人其实都有选择恐惧症,对于美好的东西都渴望越多越好,生怕错过哪个后悔终生。
图片来自网络
02
选择恐惧症也称作选择困难症。选择恐惧,显而易见是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识,害怕失败。
朋友说自己刚毕业的表妹,接到了两家公司的offer。
一家是国企,待遇一般,但是不用加班。一家是私企,虽然现在很小,但是前景不错,可能会经常加班。
她不知道如何选择。想要薪水高点,又不想要加班。
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只存在于梦中。
如果二者能合二为一,人生就圆满了。
人们不敢选择,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贪心,追求完美。害怕选了这个,错过了更好的那一个。
也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自己所做的选择是所有选项中对自己最有利的。
但是现实情况从来都达不到这样的目标。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指出,那些希望获得最大化回报的公司,最终会因为无休止的寻找最佳选项而破产。
同样,人类现在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一味追求最好的选择的人,更容易觉得自己的生活一团糟,甚至引起抑郁。
两个差不多的选项,随便怎么选,决定最后结果的,不是选择本身,而是选择之后你做了什么。
把你能控制的那一部分做到最好,结果也会发生改变。
图片来自网络
03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调查,假如你有两个选择:你月薪3万,而你身边的人都是3.5万;另外一种选择是月薪2.5万,而你身边的人都是1.5万,哪种选择你觉得更幸福?
多数人选择了后一种。
但是问这两种选择,你会选哪种?多数人会选择前者。
也就是说,问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人的选择也会不一样。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两个朋友毕业后,刚开始都差不多。两个人都挺有上进心,毕业几年存了点钱。
后来一个人在家里不停催婚的条件下,付了首付,买了套房子。
而另外一个人想着等攒多点钱好开公司,自己现在的技术还不够专业。
几年过去,买房的那个人房子价值翻了不止一倍。但是变成房奴,既不敢轻易辞职,又不知道梦想何时实现。
而那个想开公司的人,公司开起来了,同时也发现流动资金少,公司小,开展业务困难重重。如果当初有买套房,起码可以贷款周转。
我们都是一边羡慕着别人,一边过着自己的生活。
而通常情况下,人们做出的选择,并不是那些他们认为会让自己“更幸福”的。
04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选择越多越痛苦,选项越好越痛苦。
最常见的,平时购物买东西,对于两个同样低价的商品,我们很容易做出选择,不是二选一就是两个都拿下,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困扰。
但是如果是两个甚至以上的高价商品,我们就开始头疼了,而且选项越多越焦虑。
随便选哪个,最后都会后悔。而我们经常就是被这样的问题困扰。
想要不被选择困扰,只需要改变做选择的方式/思路或者减少/限制可选项。
改变做选择的方式/思路,就是不再追求效用最大化,能够理解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对还不错的选项也感到满意。愿意选择他,专注他,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后悔,因为,至少,你不再继续为选择而浪费时间了。
减少/限制可选项,这是一种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一个很饿的人,在去超市后,不乱买很多不想要的东西的前提,是随身携带购物清单。
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自制力。
05
一位老师曾说:没选择不痛苦,有选择才痛苦。
年纪越大,越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希望我们都不要在众多美且好的事物中迷失。找到自己觉得舒服的生活方式,做自己认定的事业,用一生时间爱最重要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