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晚饭时儿子要下去玩一会,结果快要吃饭时,他跑上来说和一个叫笑笑的小朋友说好了要到她家玩一会的,考虑到一会要去学街舞,又是吃饭时间到别人家不太好,我和女儿都不同意,儿子急得要哭了,说答应了那个孩子的,自行车也还在下面,想到这里,我问他想怎么做?他说能不能挤点时间出来,我说:好的,那就5分钟。儿子开心地跑下去了。
夫君下班回来后,问起儿子,女儿就说5分钟已经过去了,他不会按时回来的,夫君也说不应该让他去,我没有说什么,匆忙吃好饭,去他说的楼道找他,夫君一会也下来一起找,也生气地说:要打他一顿,我说:过会不要多说什么,就问他答应的5分钟,自已怎么做的?
在我只能按儿子说的那个小女孩所在楼道却不知是哪家,只能一层层找上去,都没有时,内心的怒火也蹭蹭上升,结果下来时,女儿打电话过来,说到家了。
回家后一看,女儿正在呵斥儿子,儿子则在哭泣,赶紧让他吃了点饭,再赶去学街舞,就已经迟到了。
结束后儿子很开心地了说:又被选为领队的队长了(离第一次已经相隔了好长时间了),接着说:以后要天天练习。我赶紧与他击掌庆贺。(儿子昨晚自已主动练习了几遍,并且自已总结说就是因为昨天练习的原因)。我连忙说:确实,只要练习就能成功,那我们的跳棋和悠悠球表演都要一样多加练习。儿子高兴地连忙点头认可。
晚上睡觉前,我问到儿子答应我的玩5分钟的事,是怎么做的?儿子说:和小姐姐说好了,然后小姐姐又和她妈妈说好,到了5分钟就告诉她,然后我就回来了。我高兴地对儿子说:妈妈说相信你会说到做到的,看来妈妈相信你是对的。
我也真正验证了要相信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而孩子同样会证明给你看的道理和事实。
昨天和女儿说起帮她把最近的英语和数学错题都整理起来,不是为了一次的考试得高,而是为了要把不会的都克服掉,为了初二的学习更省心,女儿自已说:我就是为了现在能得高分。
自然可以理解女儿的想法,哪个孩子不希望在眼前的考试中得高分排前面呢?但我高兴的是女儿由前面的不让我操心变得接受并配合我的建议,这样才能真正让她踏实下来,一步步地稳步向前,让学习越来越扎实,轻松。
最近听了一位老师讲的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音频,提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有普适性和层次性的-从低到高),从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与价值-求知-审美-自我实现与超越。
我很有感触,想到自已也经常苦恼于女儿学习动力不足,缺乏主动学习精神,现在终于彻底明白了,只有满足孩子下面从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与价值这四层需要时,才能主动激发孩子的求知动力。
反思一下自已,还好通过这几年的改变和学习,终于让女儿重新建立了安全感,感受到爱与归属感,再想想以前没有落实这些时,只简单地对女儿不满意的表现着急焦虑,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和做法啊。
现在自已要做的就是第四步给孩子尊重与价值感。而这要从哪里来,就是从女儿每一次感觉自已做得好的事情上给予及时的肯定,赞扬和鼓励,让她逐步找到自我价值感和存在感,从而带动自已各方面越来越好。
自已最近做得不足的地方就是自已没有坚持好。不论是儿子的跳棋学习和习惯培养都是如此,自已意识到了就坚持几天,意识不到就又延续以前的老习惯。
今天希望自已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能够提醒自已要坚持做到及时表扬孩子,鼓励孩子,通过积极正面的语言来推动孩子向着自已要的方向去发展,孩子毕竟还小,自律性还不足,情绪波动也大,这需要自已的帮助和坚持,坚持生活中多关注优点少强调不足,因为省心的孩子和有好习惯的孩子,往往都是通过肯定和鼓励塑造出来的。
多关注情绪少讲大道量,人不是道理的动物,而是情绪的动物 。王尔德说过: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
我也要努力平和自己的内心,学会坦然面对孩子的表现,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坚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当孩子有成长愿望,但能力不足,主要是情绪能力不足,人际关系能力和学习能力不足三个方面造成的。这时需要父母帮助。
孩子自尊心不足或过强的,基本是情绪化造成的,这时需要家长保持自己的自尊和尊重,孩子才会学习到如何去保持自己的自尊和尊重。
需要家长通过表扬性语言:确认(第一次做对),鼓励(持续做对),表扬(与众不同的地方进行表扬)来让孩子知道如何去做对的事情,并坚持做下去,直到形成自已的习惯。需要家长有发现的眼睛(发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和及时的反馈(反馈给孩子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