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无德,至善无善

作者: 冰心如玉君自明 | 来源:发表于2021-10-27 23:01 被阅读0次

          心的本体即是“道”,ta是无形无相、无善无恶的,像镜子一样,能够清晰的映照万物。心是自然适度,是和谐,是平衡,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善与恶,只不过是人心对立之分别,也就是说,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的善与恶是不存在的。

          所谓的善与恶只是一种相对的立场或标准,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来判断其合理性,善与恶,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善恶的标准,一直在变。一件事对你而言是善的,但是对别人而言可能就是恶的。要结合时代背景,针对当时具体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与现在的时代相结合,与时俱进,看看当时的标准是不是适用于我们当下所处的这个时代。人性本身就有一种弱点,心理学上称之为晕轮效应,那就是盲目的相信权威,看到一些权威人士人说“这个东西是对的”他想都不想,就会本能的把它当成对的,因为他心里想的是“人家是权威,人家是成功人士,一定比自己厉害,人家说的还能有错吗?”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一旦超过了那个条件或范围,哪怕只是一丁点,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人家成功了不假,但是人家成功有人家的条件,是对应到具体的历史背景或事件而言的,而你不可能完全复制人家的条件,如果不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照搬照用,只会造成“邯郸学步”的尴尬。有句话叫“尽信书不如无书”,那些一味读死书的人,只知道钻研陈规的经验教条,却不懂得把书本上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实践相结合,亦不会结合当下的时代当下的具体情况灵活变通,最后只会流于表面,懂得道理,却不懂得道理背后真正的含义,所以就有了那句话“我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应该具备权变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何谓权变思维?古时候叫做“权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对道理和规则灵活变通,最终达到善的目的而不是善的形式。就像古时候有“男女授受不亲”这个规矩,有人问孟子如果你嫂子掉河里了,你是救还是不救呢?这是个悖论,如果孟子说救那他无疑就违背了“男女授受不亲”这条规矩,如果他说不救就会背上“不仁不义”的锅,孟子立刻说“当然得救了”为什么?道理和规矩本身只是一种形式,真正重要的,是道理和规矩背后的实质和意义,这超越了文字本身背后的意义的无形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通常人们只看到表面的东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觉得自己懂了,实际上只是学了个最表层的皮——“哦!这个道理是对的,以后就按这个来就行了,我只要这么做我就是对的,别人如果和我不一样那他就是错的”;何谓“批判性思维”?就是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己,不盲目的相信权威,对于权威的有价值的观点我们适当采纳,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观点过滤就好,只唯真,这个“真”是什么?就是真理,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与时俱进,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灵活运用道理规则然后打破规则,从而进行创新。

          善不是自我感动,而是合理,是自然适度。内心纯粹清澈,自然心生善念;刻意求善,按照善的标准来做事,反而得不到真正的善,内心要无所挂碍,不偏执于善与恶的任何一端,因为善恶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存在的。

          如果太过执着于“善”,反而会让自己被困在“正义”的圈里出不来,因为选择善必有恶,选择好必有坏,善与恶,好与坏,不过是必然的因果。任何人、任何事都是一体两面,一而二,二而一,一个整体里面包含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正如一个完整的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就算表面上隐藏的再好他也不可能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因为是人都不是完美无瑕的,万物有所长必有所短。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这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再比如同一件事乐观的人看到了好的一面,悲观的人看到了坏的一面。乐观的人认为悲观的人错了,自己是对的,悲观的人同样认为自己是对的而乐观的人错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错了?其实他们都对了,也都错了。说他们对了是因为他们实实在在的看到了一些事实,说他们错了是因为他们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只看到一件事中的一个部分,就简单的把这个部分当做这件事的整体本身。老子曾说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世间万物都在转化之中,谁把握住了那个转化的主动权,谁就真正领悟了其中的精髓。那么回想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历的那些事件,你看到的,真的是事实吗?

          一味纠结于善,想做个善人好人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你刻意求善,但凡你要、你求,你就一定得不到真正的善。顶多只能表现一个善的形式,在心里自我安慰:我这么做是善的,我是个善良的人。善的极端是什么?是控制欲,是自以为正确而别人错误。是自以为善良而别人邪恶。当你认为自己是善的而别人是恶的,这就是对立和斗争的开始。你做了一件事可能对你而言是善的,但是却对别人是恶的。善的标准,从来都是相对的。

          善是结果,而结果不是求来的,而是通过过程自然而然的产生的。善良只是自然纯粹心灵产生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心至纯至真自然善,这是天然的东西而不是刻板的规矩。当你把“善”作为一个规范去行动的时候,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会流于书本上的表面,“人之初,性本善”你会说这种陈词滥调的东西谁不会背呀?但是你真的刨根问底、彻底弄懂弄透其中的真正含义了吗?凡是流于形式和表面的善,信念就会不坚定,遇到挫败的事就很容易产生动摇。然后就会对“善”这个东西产生怀疑,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不屑而又自卑,觉得“这书本上的老掉牙的东西有什么用啊?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东西没用。”甚至误入歧途。为什么你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就在这里。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道至简,但是至简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被人忽略。觉得自己懂了,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藐视一切,“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知之为不知,不知更非知。

          再好的东西,比如爱、比如善,过了那个度就会变成一场灾难。爱到极点就会衍变为是溺爱或者控制,善到极点就会变成无原则、无底线的滥好人或者舔狗。这就好比一杯水,太烫了不好,太冷了也不好,只有适当的温度喝起来才让人舒服。那些大众化的、看起来并没什么毛病的“对的、正确的”标准,却压的我们喘不过气来,虽然是出于好心,但是却办了坏事。物极必反,深以为然。

          善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不是“应该怎么样”的规矩,它是一种自然适度,是内心澄澈自性无所挂碍,是自然的真情流露,是发自内心的为他人着想,是无需教而本自具足的无条件、不求回报的爱,是人类关系的本来,本来如此,本该如此。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具备高尚品德的人不会刻意去表现自己的德性,所以是真的有高尚品德;没有高尚品德的人,其德性不是自然地流露,而是像在表演,所以这样的人不会有高尚品德。

          德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为之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是老子划分“上德”和“下德”的标准。其中“无以为”是自然流露,顺道而为,没有私心的干扰,没有刻意为之;“有以为”是指并未达到顺任自然的高度,伴随着人为私心的干扰和主观意志的加入,强行地遵从某种规范,达到某种目的。

          通读《道德经》我们就会发现,有德便是有道,道和德其实是相通的,本质上是一个东西。而《道德经》全篇总结下来就俩字——利他。何谓利他?自然之德,发自内心的为他人着想,无条件、不求回报的爱。

          孔子曾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他老人家是在七十岁才达到了合道的境界,正因为他达到合道的境界,他的心中的念头和他的言行才会皆以大道为准则,他才能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而不会逾越规矩,也就是真正做到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如今社会人心浮躁,有些人是拿道德约束自己,但这是强加于身,并不是老子所讲的自然之德。在老子看来,如果没有内化为生命之自然,只能是下德。上德的人,表现的是“德”,但他不自恃有德,上德之人不以“德”的名义去做事,不会去教育大家我这样做叫“德”,不博取“德”的虚名,而且不求回报,做事没有痕迹,没有标榜“我是多么有德行”,因此才是真正的德。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很多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把“德”这种真性的自然流露转变成为一成不变的准则,把自然而然的真实情感通过理性的刻意加工表达出去,于是人就会一味地遵守规范,就不会真正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善,“德”或“善”就会表面化,就会变成一种仪式,进而就会变成“礼”。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只注重表面,只相信自己看得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会探索“有”背后的本质——那个“无”。无是有的根本,没有无,哪来的有呢?于是人们就会被欲望所缚,不懂真理,就会变得虚伪和愚蠢。“伪善”由此而来。

          儒家的仁,道教的道,佛教的“慈”,基督教的“博爱”就是阳明心学的“良知”,就是稻盛哲学的“利他”,我们日常生活中倡导的“善”,这些都是同一个东西,只是阐述的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善就是“天人合一”的那个“一”;就是“万物一体之仁”的那个“仁”;就是“山川草木,悉皆成佛”的那个“佛”。就是那个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本源,那个“一”。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那个唯一的东西才是本质。

          这颗纯粹的初心人生来就有,本自具足。只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的心性像一只活蹦乱跳的猴子,按照自己的本性肆意妄为,不受约束,无意识中做了很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所以受到规矩的约束,后来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把握住了中间的那个“度”,至此从心所欲不逾矩。猴子上蹿下跳应了心之相,要想锻炼心猿,就要游历,去经历,经历越多心智越坚,这心猿又被取名为行者,而心猿究竟修到什么份上才算圆满呢?要修到一个空字。所以心猿的目标就叫悟空;和心猿对应的是一头猪,它贪吃贪色,专私人的七情六欲,因此锻炼这头猪需要持戒,故名八戒;沙和尚代表一个人的业障,它挑着行李,代表带着业障重担往前走,他处事圆滑,个性温吞,在阴阳有矛盾的时候负责调和,所以他自己不能太闹腾,要悟个“静”字,所以取名“悟净”;唐僧肉眼凡胎,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看不清事情背后隐含的真相,代表的是一个普通人,象征着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如来佛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本心;白龙马代表一个人的意志,驮着唐僧一路向西取经,意志力永不改变。看到这里我们才明白,原来《西游记》讲的是人的心路历程,是一部修行之书,修的是一个人的心。生命是一场修行,我们每个人都在红尘中都在经历着属于自己的“九九八十一难”。诚如《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指的是什么?就是那个“度”。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圣人的这个“道”要从“吾性”中去找,“吾性”是什么?就是我们生来就有的真实自然本性,就是那颗本自具足的纯粹的至真至纯至善的初心!圣人只是一能尔,能处正是良知,这个良知就是我们生命的本真之心。众人不能,只是不致知。何等明白简易!圣人和普通人的唯一区别,就是圣人的本心觉醒了而众人的本心没有觉醒而已。这颗心人人都有本自具足,只是圣人的“良知”觉悟了众人的“良知”没有觉悟而已。“佛”,是已经觉悟的人;人,是未觉悟的“佛”。基督是引导人向善的教义,真正的救世主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如果思想上软弱不付出努力就想不劳而获,软弱的人如果在思想上拒绝帮助,再坚强的人都救不了你。软弱的人必须靠自己坚强起来,去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去获得他们梦想中的坚强。如果一味寄希望于运气、他人、神仙,再求神拜佛也没用。最好的方式是竭尽全力之后默默祈祷,“尽人事,待天命”。人人内在兼具神性和魔性,一念善、一念恶,全在于你的选择,你是自由的。所谓的君子和小人,并不是两种人,而是一个人的两种状态,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圣人也有过去,囚徒也有未来。每个人随时都有选择的自由,只在你的一念之间。但是无论怎么选,因果不虚——《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诸葛亮曾说:“天地之道,好事做的多必然兴旺,坏事做的多必然灭亡。往正道上想就会得善果,这是古往今来的规律。”

          那么为什么我们中有很多人迷失了最真实的自己,活成了小时候最讨厌的样子?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十分怀念最初的那份童真、那份昔日的纯粹?

          王阳明先生在《答顾东桥书》中早已给出了答案:“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而在《答顾东桥书》的最后,他奋笔直书:“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吾谁与望乎?”毛主席也在《心之力》中写道:“千古圣人,教化为根。人皆逐物欲而迷心,循末节而忘真,醉娱乐轻国志,谋小私绝大利。还有几人执着于真理?还有几人探求于本源?孰不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试问为天地立心何以立?为生民立命何以立?为往圣继绝学何以继?为万世开太平何以开?若我辈之人此心已无,则中华即将亡亦!”

          如果每个人的“良知”觉醒了,人人都遵循良知行事,事事对照良心判断和行动,把那颗自然的、纯粹的、至纯至善的良心付诸行动,把人性中那些美好的本质——真善美发扬光大,那么人人都是圣人。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世界大同。


          什么是真正的善、最高的德?是无条件、不求回报的爱,是温柔、善良、体贴、宽容、信任、理解、体谅,是平衡适度、自然和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德无德,至善无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cy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