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诗则如何

无诗则如何

作者: 要把金针度与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7-19 00:47 被阅读0次

    夏日炎炎,忽被一阵雨水搅动出清凉,

    饱受梅雨之苦的南方人,此时也难掩对其喜爱。

    下雨天本是读书天,但看着落灰的书橱又心生退意。

    忽然一个念头闪过,自己对诗的喜爱从何缘起呢?

    翻了翻高中课本,轻飏的回忆被再度掀起,

    应该写点什么,便借用了冰心先生的文章《无士则如何》,谈谈关于诗的那些事。

    刚进入高中课堂,就被高考的压力拴住心绳,

    每日按部就班背单词、刷习题,毫无学习乐趣,

    但上语文课时,不由心生欢喜,

    高一语文的第一个单元是现代诗歌。

    我徜徉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雄姿英发;

    我沉醉在“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的温婉柔肠。

    这里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也有“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的高尔基。

    诗歌便于吟诵,于是乎,语文课堂上,大家肆意地表达自己的欢喜好恶;

    诗歌也同样篇幅较小,不久便开始学习寻常课文,这段汪洋恣肆的时光也戛然而止。

    好在学校开设了青春读书课,令我再有机会探寻于颈颔之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初读即心动,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深邃的寓意,

    仅仅是作家艾青情到深处,慨然而发,

    却足以让人感同身受、为之动容。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的这首《短章》,

    寥寥数字,

    描绘出一个具象的场景,

    又留出了大片空白,

    只待读者想象那人、那月、那梦。

    有的诗脍炙人口,以至于成了歌曲,

    例如弘一法师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乍看仿佛道尽人生悲凉,

    但听完合唱版的《送别》,

    嘴角不自微微上扬,内心平和而笃定,

    似那法师一般,对生活已然顿悟。

    诗歌除了记录生活美好,

    也刻下了人们的抗争情感,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北岛对那个时代不妥协的“回答”,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看上去尽是大白话,却都是人们的心里话。

    借此也驳斥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并非不生气,而是将愤怒伏于诗间、文间,以不失中国人的温良。

    大学期间,看的书杂了,

    对于诗词的理解也越发深刻,

    民族大义、家国情怀,也就此渐受浸染。

    “拼得十万头颅血,需把乾坤力挽回”

    这是鉴湖女侠对革命的一往无前;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是戊戌六君子对国家前途的忧心忡忡;

    在《北京法源寺》中有一个章节甚为有趣,

    法源寺的和尚请康圣人入饭厅用膳,

    墙上挂着一副用赵体书写的谢枋得的绝命诗,字体、寓意都不落俗,

    但康看后却觉得不相称,说:谢、赵均为宋末元初之人,同是被俘,谢枋得不屈殉国,赵孟頫投降元朝,谢若泉下有知,自己的绝命诗竟为赵体书写,怕是要气活过来。

    虽是小说家戏言,作不得真,但文人对气节高于生命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古代文人看中家国情怀,而在和平年代,

    最折磨人的或许就是乡愁了,

    时隔25年,当费翔再一次把《故乡的云》搬上春晚,看哭了多少青丝已变白雪的游子。

    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于右任先生就已满怀悲切的思乡之情,写下了《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恸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乡愁,就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

    如今,早已由学生变成了劳动人民,

    生活的压力愈重,也失了校园里的那份洒脱,

    总有些话欲言又止,像极了顾城的《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很远

    你看云很近”

    写着有些酸,便到此罢,否则要变成朱自清《论文人的酸气》的形象代言人了。

    却说在北京工作的时日里,

    总会前往丰台花园散步,

    这四个字便是由启功大师所书,

    不得不为京城随处可见的文化底蕴所折服。

    启功不但字好,他为自己所著的《墓志铭》更是性直率真、傲骨嶙峋。

    “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

    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这是老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多了一份自嘲,也多了一份从容。

    白话诗千千万,

    一箪食,一瓢饮,独自畅游,

    洋洋乎神仙之乐也。

    《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三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太苦太累,更适合皓首穷经,三月不知肉味的夫子们。

    “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也不羡慕这豁然开朗,领悟贯通,

    因为生活本就因充满未知而有趣。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唯愿在黑暗中,寻找点点光亮,逐渐照亮远方的路。

    言至黑夜,就借用朱光潜在《谈美》一书中的段落作为结束语: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

    我们所以还能认出这漆黑的天空者,

    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

    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

    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

    去照耀那漆黑的天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诗则如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dt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