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眼见到Gladys的时候并没有留下太特别的印象,开朗活泼的女孩,打扮时髦。不久她就让我领略到了“移动的数据库”名不虚传----随口拈来的文献和数据,各种没有听说过的名词依次从她嘴里蹦出,我才知道这个年轻的女孩来自于治学严谨的UC-Berkeley。大家熟了以后,我开始和她嘻嘻哈哈,她时刻会以最靓丽的装扮和服饰出现你的面前,她的生物钟保持和美国的时间同步,她会工作一会儿,就穿着衣服出去兜一圈,可能带几杯奶茶回来,可能是几件衣服,也可能是几瓶鲜花,随后我又被一个真相震惊到了,她的本科专业竟然是心理系,这个14岁对禅学产生兴趣,16岁自己研究藏族文化的姑娘,戏称自己是一个潜在的精神分裂者,曾经经历过一段抑郁的时光,从此她一直长期在做自我探索,并且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她毕业以后并没有如想象那样去做一个心理医生,用她自己的话说,进入了广告行业,还是要用到心理学的东西,做设计。可是就在她工作的第二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在苏州开了一家民宿。从小受她的母亲影响,她对美一直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初二即被要求穿着时尚,初三即被要求打耳洞,G一直将这个习惯带到了工作中,看不惯资讯行业制作的简约版本,她要求PPT不光是内容,在设计上都要追求美,每一个细节都是。而她在加州上大学时,在一次roadtrip中接触了当地人建造的小木屋,简单的房子背后都蕴藏了一个故事,这让她对建筑和人文的联系产生了浓厚的联系,并深信每一个建筑都代表了一个故事。可是当她回到中国,看到目前中国酒店的发展,建筑风格出奇一致地细化和雷同,而中国当地特色的酒店却极少,除了莫干山的别墅,就算在各路背包客,小资人士崇尚的丽江,都已经变了味,不再追求艺术而是一味地盯着商业利润,她感到很痛心,又想做点什么。于是在走访了一圈地方后,最终她认定了苏州,这个人杰地灵,充满历史的地方。
本来以为G只是一时的兴趣所在,没想到小妮子做起来真的是花了很多心思在里面。作为城市民宿,周边没有自然山水风景,她就定义为城市中的净土,以期待让每一个城市人能够喧嚣繁华的都市中找到一片安静,美丽的场所休息放松。民宿的每一层楼都体现了她设计的理念,每一个细节和角落都力求融入苏州的元素,温婉,低调而不失内涵。为了还原历史,她特地带着团队走访各个村庄,找到一扇超过百年的老门,搬回了上个实际才会用到的塌,为了体现中国的风水文化,她特地从台湾请来了风水先生,结合她本身的审美理念,为房间的装饰布局,设置,为了美观,她牺牲掉了一些房间,宁愿少赚钱,也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判断。
我还没有机会去她的民宿,可当她在电话和我说完这些布置,我能够感受电话线另外一端的热情和执着,一个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并期待能够按照她心目中的美做出不一样的东西。我相信G的故事还没有完,这才刚刚起了一个头,我也期待在她身上发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期待今年有机会去她的民宿亲自感受一下她的心意,期待她带给我更多的惊喜。
网友评论